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百年实中 > 历史沿革 >

学校大事记——百年中学时期

发布时间:2014-06-23 11:35:53   点击:
文章分享:
第二部分  百年中学时期
1910年(宣统二年) 
8月,官立兴国州中学堂在州城儒学创办。堂长1人,学监3人,教习(教员)4人,均由省提学使司委派。学堂执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春秋始业,学制5年。实行文实分科,实施“忠孝为本,经史为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
1911年 
先后共招学生2届2班,约100人
1912(民国元年) 
县府遵照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改学堂为学校。执行同年颁布的壬子学制,改学制为4年(后称旧制中学)。校长刘金凤。
9月,废止以忠君、尊孔、读经为中心的旧教育,取消读经科,不分文实科,采用国民教育新编教材,实施“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宗旨。
1914年
因兴国县改名阳新县而将校名改称阳新县中学校。
冬,首届毕业班,30人。
1915年
增加读经科,恢复尊孔读经的教育内容,实施“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教育宗旨。
9月,在反封建、反复古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废止读经科。改“修身”科为“公民”科,改“国文”科为“国语”科。
1919年
5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批判以孔孟儒学思想为核心的旧教育,建立以科学与民主为中心的新教育。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学校师生同县各界群众组织“阳新爱国后援会”,积极参加爱国游行示威。并同各界人士一起反对县知事李世熙镇压人民群众的爱国活动,从而,爆发了“火烧县衙”、“赶走军阀走狗县知事”的斗争。
1922年
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阳新中学校。张丹若任校长,由省教育厅委派。教员由校长聘任,报省教育厅备案,执行壬戌学制,改学制为3年。
执行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细要》,开设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语、算术、自然、图画、手工、音乐、生理卫生、体育等科。
学校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下没教务、训育、事务三处。同时,实行级任导师制。
1928年
春,执行省政府1927年颁发的《废止中学通令》,学校停办。至此,共办17年,招生10届,28班,1300余人;毕业14届,20班。约1000人。
1935年
10月,驻县陆军第四师师长王万龄商议筹办中正公学,蔡作霖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有邓毓华、佘寅中、吕喜春、蔡作霖、李锡禹、马文彬、程宗道、王绍曾、邓鸿翥、周祥、刘慧斌等。
县绅富会向学校捐银元2700元。
1936年
3月,中正公学初中班,在老爷堂(现实验小学门前右侧)正式开学,招学生1班,51人。
第一行政督察专员、阳新县长李辉武兼校长。
10月,中正公学改名湖北省阳新县立初级中学,招新生l班,50人,全校共甲乙两班。虞龙翔任校长。执行1933年颁布的癸酉学制,春秋始业,修业3年。设校政厅,校长任主席,厅下设教导处(后分教务、训育二处)、总务处。
制订《湖北省阳新县立初级中学暂行规程》(共8章30条)、《组织大纲》(3条16条)、《考试委员会简章》(10条)、《训育会议规则草案》(10条)、《教务会议规则草案》(10条)、《校务会议规则》(9条)。《暂行规程》规定:学生修业年限为三年,分春、秋二季始业,每期招新生一个班,以六个班为止;一学年为两学期,本年八月至次年一月为第一学期,二月至七月为第二学期。
组建童子军,按大队、中队、小队建制。每周开童子军课两节,备有童子军训练员1人。统一活动时要求服装一致。
1937年
1月,县长辜耀燊兼校长。
5月,筹设一年制简易师范科,招新生1班60人,主任程宗道。8月,简师科正式开学。
7月,“七•七事变”后,学校成立抗日宣传队,组织学生走出学校用《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歌》、《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宣传抗日。
1938年
1月,县长林渊泉兼校长。
4月,县长李隽兼校长。
6月,阮兆康任校长。学校从老爷堂迁回儒学。
开展“驱马斗争”。对坚持反动立场、镇压学生爱国活动的训育主任马华树,学生派代表到县政府请愿、抗议,要求将马赶走。县长慑于进步势力,答复了学生的要求。
7月,一年制简师班毕业56人。县长李隽主试。初中毕业1班30人。
8月(农历七月十八日),日寇侵入,县城沦陷,学校停办。
1940年
冬,县长袁国干召集县绅会议,筹备复校。成立复校筹备委员会,阮芳华为筹委会主任。
1941年
1月,择定县属燕厦附近之江源村为校址,主办招生。计招合格生49名,预备班生55名。阮兆康任校长。春秋始业。
3月,正式开学。一时“士子麇集,渐复旧观”。 “惟村民错处其间,极形纷扰,士子难以专心讲习”。
4月,迁校址予南岭口之成氏宗词。暑假,校址“再徙高台,续迁朱洞”。该处“卑湿湫隘,道路崎岖,往来困难”。
8月,校址再迁至沙洲店东坑(王青云家)。招新生一班。
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阳中区队,下辖三个分队。设专职军事教官1人,对学生传授军事知识和以徒手军训为主的军事训练,并负责童子军的训练。
1942年
1月,邢首基任校长。
3月,县长袁国干兼校长。
5月4日,石潭龙等11人向省教育厅呈报创办私立金龙中学。省政府批准为县立初级中学分校。校长程荆门。同年秋停办。
7月,阮兆康撰写《阳新中学校歌》(阮芳华谱曲)。
8月,省令实行五年计划教育,全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享受公费待遇。学校设经理室,管理经费、学粮、被服等项。阮芳华为经理室主任。
9月,尹兰轩任校长。
12月,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蔡文宿来校视察。
1943年
学校成立童子军团,并制有统一的黄色童子军服。“童子军训练”为必修课,每班每周2课时。
校长尹兰轩题写“真、勤、勇”校训。
8月,阮步元任校长。
9月,尹兰轩复任校长。
省政府给每个学生补助200元(法币)。
冬,县政府给学生发放冬服340套。
1944年
1月,复校后第一届毕业生29人在东坑毕业,由第一区署主持会考。
7月,第二届毕业生32名毕业
冬,县政府拨付冬服棉花856斤,新法币51330元。
在校学生340人,教员26人,职工19人。
1945年
1月,第三届毕业生44名毕业。
7月,第四届毕业生28名毕业。
8月15日,日寇投降,县城光复。
9月,学校从燕厦东坑迁回县城儒学,招新生二班,三年制简师班新生一班。
1946年
1月,第五届毕业生44名毕业。
改春秋始业为春季始业。
2月,招简师新生一班。
6月,一个课外活动时间,县长马辉祖来校,有个男生从浴室出来。没有向正面走来的马辉祖敬礼。马认为有损县长“尊严”,当即给该生一记耳光,便骑马扬长而去。消息传开,全校学生十分气愤,要去找他评理。马得知后,便在县府门口架起机枪威胁。全校学生罢课,勒令马来校公开认错,否则冲入县府。后经校长尹兰轩调解,马派人到校赔礼道歉,学潮才告平息。
6月,马文任校长。
7月,第六届毕业生115名毕业。招新生三班。
秋,在慈口办分校。校长阮步元。三个年级三个班,学生共130余人。经费由永兴乡公所筹措。
1947年
2月,石潭龙任校长。
4月,国民党团管区派来阳新接收新兵的征兵连,一天正在活埋两名逃兵,被学校学生看到,学生当即向执行班长提出抗议。执行班长不听劝阻,反而以枪威胁,当场有一名学生失踪。全校学生义愤填膺,几百人赶到征兵连,抗议残杀逃兵。要求找回失踪的同学,经县长朱镇中调解,征兵连连长来校公开认错,答应不活埋逃兵,风波才告平息。
7月,第七届毕业生50名毕业。
8月,李斌任校长。
招新生二班,简师新生一班。
慈口分校,因乡镇裁并停办。
1948年
7月,第八届毕业生80名毕业。简师第一届毕业生38名毕业。
8月,李家弼任校长。招新生2班。
学校共有初中7个班,学生326名,简师2个班,学生109名。
1949年
1月,简师班第二届毕业生47名毕业。招初中新生一班。
3月,张昊任校长。
经中共武汉地下市委学生工作组批准,新民主主义青年社阳新中学支部成立,张昊任书记。
5月11日,学校成立护校保产委员会和护校纠察队。队员在校内外巡逻警戒,迎接解放。
5月16日,阳新县城解放。新青社支部配合县支前委组织师生上街游行,欢迎解放军。
5月19日,驻军代表与学校师生及附近群众举行联欢晚会,驻军宣传队及学校师生表演文艺节目,庆祝阳新解放,情绪热烈。
6月17日,阳新县人民政府成立,驻军王师长派师部宣传干事来校与师生座谈,并赠送革命书籍及革命文告。
军管后,组织阳新中学校务委员会,曹茂铨任主任,整顿学校秩序,清理校具校产。
简师班部分学生参加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干部训练班,学习后分配工作。
有2名教师参加武昌教师学习会,3名教师参加大冶专署干校学习
7月,部分师生在县委统一领导下,下乡参加宣传工作及筹集支前粮秣。
8月,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恢复、整顿学校教育的指示》县积极组织教师考试。
8月,县长林岐主持召开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会,研究恢复学校正常秩序等问题,教师马文、李家弼参加。
9月,县长林岐兼任校长。曹茂铨任副校长,全面主持校务工作。学校有7个班学生213人,教职员工23人,工友7人。学校招生布告,贴遍全县。
9月20日,学校正式开学。由县人民政府正式颁发“阳新县中学关防”印信一颗。
学校派5名教师下乡家访,宣传政策,动员学生入学。
县人民政府对学校实施由地方粮支付以米代薪的生活费和学校办公费。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县城隆重集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和庆祝游行。全校师生参加庆祝活动。
撤销训育处,废除训育制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取消童子军、军训、公民等课程,增设时事政治课。撤销简师班,在籍学生转入初中班读至毕业。
11月4日,校学生会成立,设正副主席及各股股长。参加竞选的学生48人,选出委员11人。开同乐晚会,邀请各机关首长、学生家长、附近居民代表及城防指挥部指战员前来观看。
学校宣传队成立。课余时间在城区宣传。
12月21日举行庆祝斯大林七十寿诞晚会。当场开展募捐劳军、一封信劳军活动。
除夕,主办文艺晚会。其中有话剧《上当》,内容是教育群众提高警惕。
1950年
元月,有9名教师参加大冶专署中学教师寒假讲习会,学习教育政策、时事、业务。
学校易名阳新县初级中学。2月,县教育科长曹茂铨兼任校长。
3月,组织教师下乡动员学生入学。20日上课,至4月15日共到学生191人。
3月26日,夜校招生。由工商联、镇公所、街道等负责人动员群众入学。学员45人(男16、女29),分成人补习和妇女识字班两个班。4月3日上课。
出席武昌学联会议代表2人。参加中苏友好协会,师生共120人。
试行级导师工作包干制。在学校行政领导下,对班上工作全面负责。
精简课程,调整课时。政治课改学《中国革命读本》,国文由三年级每周7课时,一、二年级8课时,均改为6课时。作文由两周一次改为三周一次。地理课删去旧的行政区划,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划分。增设劳动课,学生利用课余及星期日作为生产劳动时间,计开荒十一亩。建立听课制度。政治课增加土改政策内容。
艰苦建校:学生的木架饭堂被风吹倒,两间教室各垮砖墙一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旧砖,动手修理,节省民工97个,节约开支共折大米2512斤。
5月27日,师生举行世界拥护和平签名运动,当场签名的有154人。
5月30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阳新中学支部成立。副县长徐荣仁、县委组织部刘部长出席并作报告。原新青社社员多数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员。
全县教职员政治学习测验,本校个人、团体均获第一名。
6月6日,校学生会举行“六•六”教师节尊师大会。学生向教师献旗、献花、献慰问信;教师向每个学生赠送一本政治学习笔记本。
6月19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学校保证学生有9小时睡眠时间,每周上课和课外作业不超过48课时。
暑假,有8名教师参加武昌教师讲习会。
秋,选送一名教师去省教育学院学习,时间一年。
省委宣传部决定:全省要仿效老解放区的称谓,将“先生”改称“老师”。
10月1日,学校举行国庆座谈会。校宣传队对外演出。
10月5日,校长曹茂铨当选阳新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次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
10月28日,县城各机关团体,在校儒学大成殿举行任弼时同志追悼大会,全校师生参加。
徐荣仁副县长来校作关于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时事报告。
学校红星剧团成立。为筹集剧团基金,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砖,得资十万元(旧币)。
成人补习夜校开办。学员32人(男6,女26),分高级、初级两班,采用工人识字教材和农民文化课本。
学生生产劳动,种菜、砍芦柴,增加学校收入。
三次参干,学生报名220人,被批准38人(第一次报名99人取9人,第二次报名30人取11人,第三次报名91人取18人)。
冬,柯锡杨等99名学生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其中8人获准参军。
1951年
2月,由六名教师带领红星剧团46名学生赴陶港、湋源口、白沙等地及城区演出《白毛女》,配合土改运动,深受群众欢迎。演出期间,女生张丽璧不幸病故,深为悲恸。留校学生参加冬学授课。
学生订立爱国公约、学习公约、生活公约,建立纠察制度。每周六下午开生活会,由级导师掌握。
修建教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各一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拆屋、挑土、搬砖瓦木料,共节省大米3300斤,经费230万元(旧人民币)。
组织学生开挖学校西侧三座环形黄土山,栽桐子树3000棵。
成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教学研究小组,研究教学计划、教材教法、讨论备课、听课、观摩教学等问题。间周开会一次。组长分别由侯鸣玉、吴炳庄两教师担任。
全校教职员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及新学制。
4月,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捐献飞机大炮活动。
4月11日,副校长胡俊荪当选阳新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开办工农业余学校一所,分高、初两级,学员40人。由教师及三年级与短师班学生授课,讲授小学第十六册及第二册课本。每晚上课2小时。
全校学生500余人,申请人民助学金的约300人,评上的240余人。甲等6万元,乙等4万元,丙等2.5万元(均系旧人民币)。
9月,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受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思想和崇美、亲美、恐美思想。
招收短师速成班一班,讲授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的教材教法以及绘画基本原理。
校务委员会由教职工代表组成,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事务。
人民助学金评审委员会成立,评定应享受人民助学金的学生及其等级。
经费审查委员会成立,审查学校一切经费开支。
校务会议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各开会一次。
设专职人员主办学生伙食。改用糠头做燃料,每月节省柴火费100万元(旧人民币)。
秋,学生组织歌咏队、球队、腰鼓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每周课外活动:1、3、5训练,2、4、6排戏。成立演讲宣传队,下分三个分队,队员171人。
秋,阳新县中小学教职员联合会在本校成立。学校教职员参加联合会为会员。教职员政治学习小组成立。此前,政治学习由县委会统一领导、安排。
冬,政府号召教职员参加土地改革,有17名教职员报名,被批准参加的6人。
1952年
4月17日,开始学习有关“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材料,并建立“三反”机构。随后,又学习“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的材料。
6月8日,撤大冶专署,划归黄冈专署。学校随之隶属黄冈专署教育科。
教职员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由王贤汉老师导演,学生参加的《罗汉钱》剧在县城演出。
秋,陈新斋任校长。中国共产党阳新中学临时支部成立,陈新斋兼书记。开始在师生中发展党员。
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
9月,在大王殿设立分校,招新生二班,学生110人,主任张中和。
下学期,在校学生工农子女在全体学生中所占比例由解放前的22%上升到74%。
下学期,原有初中5班,新招初中7班(含大王殿分校2班),短师2班,共14班,学生644人。校长、主任暨教职员26人(含分校,下同),职员10人,工友5人,炊事员10人。
1953年
2月1日,全校教职员赴武昌参加学习,进行思想改造。历时两个月。4月14日,开学上课。
7月,《人民教育》就北京女六中《红领巾》语文观摩教学发表短评。学校据此开始推行《红领巾》教学法。
7月27日,省教育厅通知,校名改为湖北阳新初级中学。
8月,大王殿分校并入校本部。
8月,中国教育工会阳新县筹委会选举成立,撤销教联。学校教联会员转为工会会员。
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教育。总路线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学习苏联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推行五大原则(直观性、积极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9月,各科成立教学研究组:语文组(8人)、数、理、化、生组(10人),其余各科为一个组(5人)。
1954年
5月2日,开始武装学生骨干,开展劳动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热爱农村,建设农村,作为“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正确对待升学与参加工农业生产问题。武装骨干分两批进行:第一批武装团总支、分支委员、少先队员、中队长、学生会委员、各班班主席,共53人,时间7天。第二批武装全体团员、班委、组长、少先队小队长、女生组长,共141人,时间5天。
6月16日,阳新县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县城富川门段全部被淹。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抢救国家被淹物资。参加学生共329人次,历时两天,共抢救物资折价四亿二仟一百四十万元(旧人民币),受到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通报表扬。
秋,成立政治和教育理论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新斋、副主任委员厉忠祥、胡显桐、秘书程度、资料股长李明,检查股长程炳炳,编辑股长雷鼎铭。全校教职员以教研组及工作单位分编四个学习小组,另以学委会委员成立中心小组。
水灾后,学校对学生进行生产救灾,节约渡荒,支援灾区的教育。学生纷纷提出放弃或降低助学金、救济金。本期助学金,救济金发放的数额比上期少。如初三上学期享受助学金120万元,本期降至60万元(均系旧人民币,下同)。为响应政府号召,学校积极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开荒20亩左右。每个教师产莱200斤,每个学生60斤。公杂费4600多万元,全部节约下来,只靠学费800多万元开支。
1955年
1月,黄静敏任校长,张中和,雷鼎铭任副校长。
在进行时事政策教育时,学生与新兵组织联欢晚会。在晚会中,学生和志愿军结成朋友,交换礼物。新兵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深受教育。
开展“一人一书一信”活动,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学生踊跃购献图书600余本,写信553封交县委农工部转给全县各农业社。各班以团支部为核心,与附近8个农业社建立联系,利用星期天先后有7个班下乡义务劳动,挑麻土6500担,铺施麻地十一亩。
暑假,全体教职员赴黄冈专署参加肃反运动。回校后对学生进行防奸反特教育,后转入《中学生守则》教育。肃反后,补充了王贤发、费竞成、杨宗发等8名新教师。
各科教研组强调教师五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学生五用心(用心预习、听课、作笔记、复习、练习)。
1956年
3月,教师政治学习以哲学课本为主。业务理沦:学习苏联五级记分法。
4月,组织教师去武汉参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
拆儒学大成殿,改建大礼堂。
9月,校名首次改称阳新县第一中学,属县重点。
胡显桐任校长。
开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执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开展劳卫制锻炼试点。试行五级记分制:第一步在一个班的语文、数学两科试行。四周后,第二步在各班各科全面实施。
语文分为汉语、文学两科教学。汉语:一、二年级每周各3课时,初三2课时;文学:一二年级每周6课时,三年级5课时。均使用新课本。11月10日语文教研组会议,分析各小组前段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工作。
共青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
由李家高老师导演,学生参加的《洪湖赤卫队》在县城演出。
1957年
2月,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这一方针,学校对师生进行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5月,中国共产党阳新一中支部委员会成立。这是解放后阳新教育系统最早成立的党支部,书记雷鼎铭(专职)。
7月,有8名初中毕业生去白沙红星农业社插队落户,当第一代新型农民。
7月16日,有6名语文教师赴华中师院参加函授面授,历时一个月。
8月,学校开展整风。
10月,桐子山成林,桐子收入220元。
12月,全校教职员到陶港区吴东城水库工地,开展“反右”斗争,历时月余。在扩大化的影响下,有18名教职员错划为“右派分子”。
年末,因“反右”未进行期末考试。
1958年
3月25日,开学后,以5周时间,联班或全校集中进行反“右派”斗争的教育,作好所谓“消毒”工作,即消除“右派分子”在学生中所散布的“毒素”。
6月,开设生产劳动课,各年级每周2课时,讲授工农业生产基础知识。
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
进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教育,重点内容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
“反右”斗争和暑假整风后,在校办农场、工厂,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情况下,大搞教学改革,改革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形式,把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揭发和批判错误的认识和教学上的三脱离(脱离政治、生产、实际)现象。党支部提出打破常规,大胆创造,以三联(联系政治、生产、实际)为纲,实行半工半读和“三三制”(三天上课、三天劳动、一天休息)。对教材采取砍、补、换、并,保证学好基础课的办法,自编乡土教材,增设珠算课(一、二年级1课时,三年级2课时),作文结合党的中心工作。要求教师与工农兵共同备课,走出教室与社会挂钩,把课堂搬到田头、车间。为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领导,党支书、校长、教导主任分别担任教研组长,具体领导教改活动。还发动学生以大字报形式向教师“送礼”,把插红旗,拔白旗贯彻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去。当时,教师下乡抢收,有的不去参观晚稻亩产2.6万多斤的卫星田,被认为是脱离生产的严重现象,就拔白旗进行批判。
9月,始办高中班,招新生三班,131人。首次成为完全中学,属地区重点。
在“大跃进”的口号下,大搞劳动上马,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要让“钢铁元帅上帐”。师生日夜苦战,一个月建成炼焦土炉56座,炼铁炉10座,炼钢炉一座,形成一大炉群。
9月25日,县委下达日产焦炭14吨的任务。年底大放“卫星”:产焦炭1400吨,焦油1000斤,烧砖10万块。
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县委文教部主要负责人强调学校要“以党的中心为中心”,否定“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受此影响,政治运动和劳动代替了教学。
学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改为军事建制:校为营,年级为连,班为排,组为班。教研组改为政治指导组。民兵营成立时提出“四化”口号: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作风工农化。
改六年为五年一贯制。实行“五一一制”:五天上课,一天劳动,一天休息。
初一、初二、高一每个年级确定一个班为半工半读试验班,一年课程一期学完,质量要求达到或超过全日制。自编乡土教材。
10月15日,营部派8个班,计321人(其中女生12人,教师21人)到30里外的东春乡抢收。从16日至25日10天共割谷2017.75亩,收稻谷510.23亩,剥麻2.2亩。
组成新的学习委员会,在党支部领导下,由教研组长、工会、教师,共青团宣委组成。学习国际形势以及解放台湾等内容。
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
10月,在师生中开展拔白旗,插红旗活动。特别是对学生,把“拔”与“播”作为进行政治思想的重要手段,强调大破大立:破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立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弄得学生思想紧张、放松学习、疲于劳动。
成立合作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由党、政、工、团负责人组成,全面计划安排学校生产。合作社设立工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由理、化、生及有关教职工组成,研究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各班成立研究小组,接受研究所的指导。
11月3日,开展创作月活动。从11.3开始,动员师生参加。党支部提出“人人学理论,人人搞创作”。由语文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创作评议会,各班成立创作小组,并设创作辅导站,办《创作月刊》,布置创作展览,评选创作红旗班,红旗小组。至11月23日参加创作的615人(其中教职员33人),共创作诗歌、快板、相声、短剧、小说、通讯、论文、漫画等共19842篇(其中教职工721篇)。
公社化后,农村实行粮食半供给制。县委指示:公社每月给在校学生2-4元伙食费。学校造册,按月到公社去领。由于公社发半供给制的不一致、不固定以及其他原因,学生火食的半供给,存在一些困难。学校曾两次组织教职员下社催讨。后来,公社财政下放,公社要学校下队去领。因为队太多,太散,半供给制更难落实,学校领导再次下乡与公社党委研究解决办法。
由于寒假教师集训,开学延期,加上半供给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火食问题,留校教职员即组织学生勤工俭学,砍竹子、黄荆条卖,十几天一般可得10-15元的收入,能解决部分入学费用或火食费。
11月,高一(1)学生陈迪猛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学生中首批发展的党员。
1959年
4月20日,开展新“三反” (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官僚主义)运动。
5月15日,党支部向全体师生作关于继续开展教学革命的动员报告。认为是总路线思想与少、慢、差、费思想的斗争过程,是建立新的教育体系与保留旧教育体系的两种思想的斗争过程。这次教学革命大致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总结交流上期教学革命经验,继续开展整风学习。第二阶段,执行计划,广泛开展教学革命活动。第三阶段,开展教学革命大检查。第四阶段,抓学年复习考试。
5月,学校增设生产管理处。成立工厂、农场管理委员会,由学校行政、各厂厂长,场长、园长组成,下分厂委员会、场委员会、园委员会。
7月,荻田中学初中四个班并人(次年又划出)
秋,开展“反右倾”斗争。
11月5日,县第二次团代会胜利召开,我校有87名代表出席会议。县委书记曹锦林作报告,动员团员站在保卫党、保卫总路线、保卫人民公社、保卫大跃进的最前列,抓住“反右倾,鼓干劲”,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
11月13日,党支部召开支部扩大会,总结前段工作,提出“发动群众,组织跃进,提前跨进1960年”的号召。
冬,师生参加“三治”、“五改”及富水水库劳动。
1960年
2月,袁志文任党支部书记,张中和任校长。
教师下乡动员学生克服困难来校。至2月29日到校学生891人,占应到人数89.4%。
校硫酸厂正式投入生产。
生产自救,节约渡荒。开荒扩大种植面积10多亩,蔬菜基本自给。其他勤工俭学收入320元,学生伙食费由每月7.2元降至4.5元。
教师每周到本校场、厂劳动半天。
3月,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宣传毛泽东思想,照毛泽东指示办事的运动。至25日,全校共买毛泽东著作及参考书3077本。
4月4日,学校党支部《关于在师生中进一步开展毛泽东著作学习的计划》,被阳新县文教战线首届群英会作为大会文件,印发交流。
举行春季体育运动会。
开展比先进、学先进、评先进的群众运动。
党支部提出: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整风为纲,右手抓生活,左手抓教学、生产。
5月,成立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
7月5日,党支部发出《关于放假前抓好蔬菜生产的几点意见》,要求抗旱播种,抗旱保苗,在7月10日前把地翻出来,种下去。并处理好收成:先吃菜,后吃瓜;吃破瓜,贮好瓜。7月15日前各班交瓜2000斤。每天早上和下午为生产时间。
9月,高中试行文、理分科。
共青团总支升格为团委会。
12月13日,为关心师生生活做好休养生息,党支部对全校师生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全校学生1178人(女生142人)患肠胃炎177人,肺病29人,浮肿病29人,肝炎19人,干瘦病52人,关节炎51人,神经衰弱症104人,妇女病36人,患病共481人,占学生总数41.8%妇女病占女生总数25.5%。教职工共72人,患肺病2人,胃病3人,肝炎2人,浮肿病1人,关节炎4人,神经衰弱症5人,其他病2人,共29人,女教师中月经不调的9人,患病的教职工展总数的40%。
12月24日,党支部作出《关于进一步办好食堂的十项规定》。29日,成立食堂民主管理委员会,由党支部委员、团委书记、副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职工代表组成。
学生成立保健队,分年级成立保健组,每班训练1-2名保健员。成立女生指导组,委托女教师黄光荣、刘会盟、李家启同志负责,各班增选女干部一人。放寒假前,分批治好浮肿病、干瘦病、闭经、子宫脱垂等四种病。为贯彻休养生息方针,抓好生活,促进教学,对教学进度作了调整,每节上课时间,由45分钟改为40分钟。另设病号灶。
12月29日,高一(3)班学生石修华因血吸虫急性感染,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县血防站医治无效,于12月29日死亡。
1961年
2月5日,制订《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考查评定的规定(草案)》。
7月,首届高中毕业生122人毕业。
秋,校名改为阳新城关中学。高中班迁至桃花庵,一校两址。高中部由袁志文、张中和负责,初中部由王贤发负责。原在桃花庵的师范教育专修科,因教育调整被撤销,其中师班1班51人,交高中管理,次年夏毕业。
开始使用十年制统编教材。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主,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大抓两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
9月21日,党支部提出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的意见,要求正确对待困难,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鼓足革命干劲,掀起生产自救,节约渡荒新高潮。
实行党支部领导下校长负责制,集中领导,分工负责,划分战线专责完成。
成立生活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职工代表组成。
10月2日,党支部提出党员大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员学习和健全党的民主生活的安排意见》。
学习中央《关于全日制中小学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湖北省《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试草案》,建立课堂常规与健全教学制度,以教学为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保证教师有5/6的时间用于教学。
11月1日,成立政治学习委员会,主任委员袁志文、副主任委员夏惠和、委员曹道威、许宏蕴、石占先、刘全炳、何云、曹茂柏。学委会下设政治经济学辅导组,由何云、曹志恕、陈金鼎、柯伦、曹树凡、刘全炳、邱道炳等同志组成,组长何云,副组长刘全炳。
12月2日至5日,召开老教师座谈会,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参加教师14人(职员2人)。县委宣传部、县文教局同志参加。
12月10日,召开青年教师代表会。到会的10多人,会后,分别开展拜师活动。
12月24日,组成模范学生报告团,向各年级学生介绍学习经验。
1962年
2月,学习贯彻中央“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50条),制订出《领导工作制度》、《教师工作细则》、《学生学习制度》以及总务工作,生产生活,财务管理,图书仪器保管等制度。
3月2日,召开分片领导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党政领导9人,总结领导深入第一线的经验。
3月4日,工会工作会议,研究蔬菜生产和对困难及有病的职工的补助问题,共补助400多元。
4月,增设珠算、会计课。
5月,学生生产劳动课时间安排一个下午。
9月3-4日,学校团委召开学生团干会议,到会的有各班团支书,班长以上干部共43人,武装骨干,迎接“四新”:新学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9月27日,开始学习贯彻《湖北省全日制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草案)》、《湖北省全日制中小学学生奖励、处分和操行评定暂行办法(草案)》。
11月11日,制订《班委会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班级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1963年
2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对师生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社会主义前途、方向和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教育。
3月5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响应。
3月8日,团委会作出决定: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作雷锋式的共青团员活动。
3月23日,中央正式下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50条),学校继续学习贯彻。
3月25日,生产管理委员会关于生产的几项规定:全校耕地21.88亩,要求教师种7亩,学生种14.88亩;教师每人全期交菜150斤,班主任跟班生产,交菜100斤,职工交100-150斤,学生每月交45斤。
3月28日,为响应新洲二中同学关于学雷锋的倡议,团委会提出学雷锋做共产主义红色接班人的八点要求。
4月9日,成立体育保健委员会,下设宣传教育股、卫生股、体育股。胡显桐任主任委员,王贤法、卢耀华、杨宗发、王采凡任副主任委员。
成立校卫生队,由学生会主席及班卫生干事组成,在校医指导下,开展卫生宣传,检查工作。
开展夏季爱国卫生运动,进行除“四害”活动。
9月25日,开展六好团员评比活动。
11月27日,建立教师包班辅导制。以班主任为首,组成班的辅导小组,教师任课随班上升。辅导组一次固定,三年不变。
12月,胡显桐复任校长。
12月17日,开展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活动,积极进行“兴无灭资”的斗争。
1964年
春,继续开展“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的群众运动。各班成立学毛选小组。
响应党中央号召:学习解放军、学大庆,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
秋,高中部成立生产管理委员会,下设粮棉油、蔬菜、绿化三个小组。
11月,在学生中继续深入开展阶级和阶级斗争再教育。
学校无专职党支书,支部工作由校长胡显桐兼管,有党员11人。
1965年
2月18日,经黄冈专署批准,将阳新城关中学分成两校:原高中部名为阳新县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史永禄,校长胡显桐;初中部仍称城关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王贤发。
大抓教师革命化、劳动化,教师每周跟班劳动一个下午,建立教师劳动手册,领导干部每周跟班劳动两个下午。
3月,在木港太平公社七里岗垦荒100亩,每班学生轮流在七里岗劳动一个星期。
成立劳动技术教研组,研究和指导学生生产技术。
4月,举行春季学生运动会。
建立学生病历卡片,校医每月向体育卫生保健委员会汇报一次。
7月,阳新划归咸宁专署管辖,学校随之划归咸宁专署教育局管辖。
1966年
2月,邱道炳任校长,王贤发任党支部书记。
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 “文化大革命”开始。
6月18日,县委工作组进驻学校,高中7人,城关中学6人,贯彻《五•一六通知》,以大批判开路,揭批所谓反党反社会的“三家村”、“四家店”及“牛鬼蛇神”。大字报、漫画贴满校园。全校教师多数被打入“水下”。
8月,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发表,要求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沦(即“四大”)的方法批斗“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据此,学生组成“红卫兵”、“造反兵团”,停课闹“革命”,冲向社会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开始到全国串连,进京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
9月,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县委工作组因受批判而撤退。学校领导和教师中的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残酷的批斗;党政工团学生会组织全面瘫痪;规章制度,荡然无存;图书、仪器被当作“四旧”来破。
桐子山被群众侵占,毁林建房。
11月,学生成立“红旗公社”和“无产阶级造反总司令部”(分别简称“红总”和“无总”)等“造反”组织。
●1967年
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沦:《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此后,“造反派”大搞夺权斗争,两派“造反”组织,派性膨胀。
3月,解放军驻校“支左”,管理学校,改造学校。
7月20日,武汉“七•二0事件”后,群众斗群众,揪“军内一小撮”,部分教师遭到毒打。“红旗公社”掌握了学校党、政、财、文大权。
10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中、小学都要复课闹革命》学生串连先后返校,但只“革命”未复课,仍轮番批斗学校领导和教师。
11月,成立以学生造反派头头为主,有部分领导干部、教师代表参加的“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行使学校领导权。革委会主任:高中程良开,初中贾继斌(均系在校学生)。
●1968年
春,在师生中大搞“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四无限”(无限热爱毛主席、无限信仰毛主席、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崇拜毛主席),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等活动。
8月15日,县直“造反派”打内战,学校“造反派”参与。高一学生伍淑树,初一学生刘先泉在混战中先后被流弹打死。
9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领导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实行群众专政。
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政治、语文合为政语课,化学并入农基课,物理改为工基课,数学改为农田水利课,体育改为军体课,阶级斗争仍被列为一门主课。
66、67、68三届毕业生一次性毕业。
●1969年
春,学制改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春季始业,招初中4班。
始用省编和自编教材。
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实行厂(场)校挂钩,学生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落实“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秋,部分教师参加修建牧羊湖围垦灭螺工程。次年春返校。
●1970年
2月,开展“一打三反”运动(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随后,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实行开门办学,砸烂“小课堂”,到农村“大课堂”炼人、炼文、炼思想。
7月,部分教师参加王英水库、蔡贤水库建设。
9月,城关一小并入,校名改为“东方红学校”,隶属城关镇。校革委会改选,袁凤英任主任(街道负责人)。
开展“四学一批”(学文化、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活动。聘工农兵兼任教师,提倡“小将”上讲台,打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
秋,部分教师参加王英水库库区移民工作,次年夏返校。
冬,两年制初中生毕业。
●1971年
2月,石宏法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恢复党组织活动。
执行中央决定,废除招生考试制度,大、中专新生招生实行推荐制度。
10月,“9.13”事件后,学习中共中央文件,声讨林彪叛国的罪行。随后,开展批林整风运动,清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11月,配合批林整风,学唱两首革命歌曲:《国际歌》、《三大纪律、八大注意》。
●1972年
2月6日,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县委召开的批判林彪反革命罪行大会。
春,取消小学部,高中并入(2个班,100余人),恢复完中,复名阳新城关中学,归县管,校址仍在儒学。
6月,高一高二学生先后两批到山西公社山田大队参加劳动,时间均为6天。
开展纪念毛主席关于民兵“三落实”指示发表10周年活动,贯彻毛主席关于“全民皆兵”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
以路线斗争为纲,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继续实行校队挂钩,开门办学。
7月3日,开始进行血吸虫病普查。
冬,初中7个班,高中2个班毕业。
●1973年
6月,学校召开三好学生和先进集体代表大会。
7月,“四人帮”炮制“白卷英雄”张铁生,制造所谓教育战线“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斗争,一时间,轻视文化学习,“读书无用”形成一股泛滥的浊流,给学校工作带来严重后果。
秋,恢复秋季始业,招收新生。
11月,遵照毛主席关于“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的指示,本年毕业的学生上山下乡的有90人。
1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黄帅的反对“师道尊严”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学生纷纷效法,大批师道尊严,又一次给学校制造了极大的混乱。
●1974年
1月,江青一伙制炮河南“马振扶事件”,湖北又发生“乌龙泉事件”(武昌乌龙泉中学),矛头直指教师,大兴问罪之师。
2月3日,开办批林批孔学习班,培训骨干,时间三天,参加的有党支部委员、党员、团委书记、教工团支书共11人。
2月9日,党支部召开批林批孔大会。
秋,继续进行批林批孔,开展教育革命,大破右倾保守思想,走“五•七”道路。年级与大队挂钩,班与小队,学习组与农户挂钩。
语文课以批林批孔为中心,以学习儒法斗争史为主要内容。
●1975年
春,开展学习“朝农经验”活动,推行毕业生“社来社去”。
秋,整顿学校秩序,同时实行贫下中农、工人与教师对流,对教师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开展评《水浒》活动。
●1976年
2月8日,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反击右倾翻案风”,大批“回潮”、“复辟”,学校再度陷入混乱。
7月6日,召开毕业生大会,作好上山下乡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奔赴农村干革命。
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全校师生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进行吊唁活动。
10月,中共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0月22日,全校师生参加县委在城关举行的盛大的集会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高二红医班到筠山公社开门学医,有56名师生参加(专职、兼职教师各1人)。
11月,学校开始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
●1977年
3月31日,学校制订《关于加强课堂纪律的几项规定》,要求恢复课堂教学秩序。
10月15日,县革委会召开粉碎“四人帮”后第一次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会议结束,由县领导率领全体代表,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游行。全校教职工参加了这一庆祝活动。这次大会也给教师摘掉了“臭老九”的帽子。
秋,原中顾委常委、老红军王平上将来校视察。
12月,恢复招生考试制度。
●1978年
5月,学习《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后,即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6月,开始对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全面进行甄别、平反,落实政策。
6月22日,教师代表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国统编的新教学大纲、新教材骨干学习班,回校后组织各科教师学习。
7月,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我校有286名毕业生参加考试。
高中面向全县招生,择优录取。
秋,按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开课,使用国家统编十年制教材。重新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11月,校名复称阳新县第一中学,定为省重点。石宏发任校长兼党总支部书记,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2月,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批判林彪、江青一伙炮制的“两个估计”(十七年来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学校制订丁《教学管理制度》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上来。
●1979年
2月,刘兴甫任校长。
4月,学习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论述,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初中恢复三年制学制。
增设政治教育处。
7月,15岁的高一学生邓悠平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系。
9月1日,开始试行《中学生守则》。
两栋四层教学大楼先后竣工,交付使用。
●1980年
1月26日,开展学习《中学生守则》竞赛,进行法制教育,创“三好”活动。
3月,组织党员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月31日,制订《爱护公物公约》。
7月25日,成立考评委员会,规定教职工考核评比内容。
纠正冤假错案,错划的“右派”已彻底平反。
一栋五层教工宿舍楼竣工,交付使用。
●1981年
7月,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8月,许宏蕴任校长。
高中恢复三年学制。作为过渡,教材按5年制、6年制分别提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
高中实行文、理分科。
召开教代会研究五层教工宿舍楼分配问题。
12月,体育教师傅斯均获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体育金牌教师”称号和金质奖章。
●1982年
2月22日,县委召开教育战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学校被评为先进集体,体育教师傅斯均等被选为出席咸宁地区教育战线先代会的代表。
3月,开展“文明礼貌月”和“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
5月,县委、县政府召开庆贺30年教龄教师大会。本校有3名老教师参加。
6月13日,县教育局、县体委联合主办少年儿童游泳选拔赛,我校派代表队参加。
9月20日,县教育局、县体委联合主办中小学达标运动会,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9月,学习新党章
●1983年
3月,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今年加“三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同时,纪念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20周年。进一步深入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活动。
6月,高中招生加试体育,并对学生进行视力测验。
6月,暴雨成灾,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县委组织的抢险抗灾工作。
7月18日,初三(2)班学生方超跳入城关南河水中,救起一名落水的8岁儿童马振洲。
10月,县政府作出《关于奖励县一中方超的决定》,在全县通报表扬,并记一等功,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青年学习方超同学的先进事迹。
秋,学校连续两年被咸宁地区评为先进单位。
开展学习张海迪活动,并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结合起来,作“四有”新人。
●1984年
5月,中共一中支部升格为中共一中总支,下辖高中,初中,后勤三个支部。许宏蕴兼总支书记。
6月,中学毕业证书改由县教育局验印。
9月,李少华任校长,费新玉任总支书记。
高二部分学生为抢救国宝熊猫自愿捐款80元,受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表扬。
制订教职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
10月,教师王友华撰写的《略谈培养学生绘制和分析表格与图象能力》获省化学化工学会84年化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到本年止,连续三年每年由省拨3万元仪器设备费。
学习贯彻邓小平为北京石景山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
李少华获省“优秀班主任”称号。
●1985年
6月7日,数学教师饶锡德病逝。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在人民剧场为其举行追悼会,与会者1500余人。
经县教委、县防疫站检测,学生近视率为23.4%,比1983年下降21.6%。
9月10日,县委、政府召开大会,隆重庆祝首届教师节,学校开展尊师爱生活动。
11月12日在校内大成殿遗址,发现《鲁国之图》石碑(现存县博物馆)。此图系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俞凯礼任兴国军学教授时,从山东袭庆府携来摹刻而成,是省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石刻地图。
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六层学生宿舍楼竣工,交付使用。学校制订了《学生宿舍楼管理制度》。
●1986年
1月,胡四端任校长兼党总书记。
2月28日,开展第一课堂的“优质课”活动。建立学生档案。
开展整党,加强思想组织建设。
高、初中组成男女田径队,坚持长年课余训练。
6月,实行体育定向招生。
秋,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教学体系,以落实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培养“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
10月,原中顾常委、老红军王平上将来校视察。
12月,陈伯桢获咸宁地区教委“地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12月,徐家良《讨论法教学实验报告》获省教育学会物理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1987年
1月10日,学校制订《文明班级条件》、《文明寝室条件》。
2月,以初二(1)、高一(1)为教学试验班,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
7月,在教师中评定职称。首次评出中学高级教师34人。
暑假,按照省教委(1987)017号文件精神,由胡四端校长负责,组织85届文科班班主任王能政等三位教师组成调查组,对85届高中文科班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10月,制订《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11月,学校将《中学生守则》分解为60条具体细则,即《关于对学生操行等级评估标准(修改稿)》,用量化方法,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评估。每期从开学至放假,给每个学生的操行定为80分,然后按评估标准,增分或扣分,学期结束总计。得分在100以上的为学校标兵,80-89分为操行甲等,70-79为乙等,60-69为丙等,60以下为丁等不及格。得分在40分以下的按情节分别给予警告、记过、勒令退学等处分。
12月10日,黎拥军获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咸宁地区一等奖。
●1988年
  1月30日,化学实验员马红:《阿佛加德罗常教测定实验的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被省级刊物《中小学实验》刊用,并获咸宁地区实验论文二等奖。
4月,成立课外科技活动辅导组,分年级分学科建立小组,每组18人左右。
理化课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5月,学校评出中学高级教师27人,一级43人,二级37人,三级17人。
傅斯均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8月,40多名领导和教师及高二年级进入新成立的白杨卢家山新校彭德怀中学,新校始招高一新生,儒学老校留高三。
8月6日,陈伯桢《充分发挥教材特点,大力改革教育方法》获省立几教材试验全国协作组优秀论文奖。
9月,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学生余长青获第四届咸宁地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00m、200m第一名,钟鹏获400m第一名。
10月,曹权明获地区教委“地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11月18日制订《高三年级实行量化管理的规定》。
●1989年
  1月6日,徐家良《加强实验,注重实效》获地区教委实验论文一等奖。
1月8日,召开毕业班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初三、高三有15位班主任参加。县教委、县教研室的同志到会指导。
6月,吴刚获咸宁地区语、数、外三科联赛地区第一名。
7月24日,阳新县编制委员会阳编(89)039号文件通知:县委决定:原阳新县第一中学分设为“阳新县第一中学”(新建彭中)和“阳新县实验中学”(原县一中)。上述两校均为相当局级事业单位。行政和业务上归口县教委领导。
胡四端任党总支书记,陈伯桢任校长。
10月10日,召开第一届教工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4人,选出大会主席团11人。
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校友金绍先回母校探望。
11月,教职工普调增加一级工资,从10月1日起执行。
12月,学生费爱国获第6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
杜华伟获全国初中“祖冲之杯”数学竞赛金牌奖。
董荆山获全国首届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省级一等奖。
12月30日,教师石侠《也论谈地理的直观教学》获地区教研室地级论文一等奖。
●1990年
3月15日,县教委、县体委联合主办地区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有8所中小学的8名体育教师参加,经过5天评比,我校体育教师何晓晖获中学级一等奖。
学生杜华伟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柳慧英获咸宁地区作文竞赛一等奖。
4月,各年级成立德育工作指导小组。
6月2日,纪念鸦片战争爆发150周年,开展“不忘国耻,立志报国”征文活动。
7月3日,制订《关于插班生管理暂行规定》。10日,学生陈迪生获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地级一等奖。
8月2日,鲁同文、潘绍屏分获县教委、教育工会“工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9月1日,制订《学生奖励暂行条例》,内容包括个人奖、集体奖、竞赛奖、三好生奖、发明奖、好人好事奖等。
陈伯桢、董华伟、柯亨柏、李志敏、曹权明、李俊峰、吴梦华、鲁南、石裕兴分获县委、县政府授予“县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9月,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健全教师考评机制。
10月5日,开展“十个一”为中心内容的“科技活动月”活动。 “十个一”即写一篇小论文、搞一件小发明、做一件小制作、绘(拍)一幅科技画或照片、搞一种小实验、读一本科技书、看一场科技电影或录相、组织一次科普讲座或班会、出一期科技黑板报(墙报)、举办一次科技智力竞赛或晚会。
邱永钊:《小制作》一文在省级刊物《中小学实验室》1990年第三期发表。
李志敏:《改进复习方法,注重能力培养》获湖北省教学学会省级优秀论文奖。
10月10日,制订《教师业务考核评分细则和实施方案》,内分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60-79分)、较差(50-59分)、差(49分以下)五个等级。
11月,开展“八优”竞赛活动:优良的学习纪律、优良的课外秩序、优良的爱护公物习惯、优良的卫生习惯、优良的“两课”和“三操”、优良的完成任务的作风、优良的宣传教育工作、优良的转变差生工作。并成立检查督导组。
11月21日,学生陈海斌获全国第七届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郑和平获地区一等奖。
学校被评为省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1991年
2月,制订《关于推进学校工作全面改革的初步设想》,内分:1.办学方向与模式,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3.加强党的建设,4.学校管理工作改革,5.教学改革,6.学生思想教育,7.总务工作的管理改革。
3月1日,制订《学生处罚条例》。
3月8日,制订《教学工作常规要求》。
3月21日,公布《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学生的条件及要求》,对学生进行前途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
潘绍屏获县委、县政府“1990年全县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
学生向彩霞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国家优秀奖。
5月15日,费学东:《用直观语文讲述“地球”的形状》一文,在省级刊物《地理教育》发表。
6月,学生明自强、罗呜分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初三组一等奖。
4月1日,制订《水电管理制度》。
5月16日,开展三好生、模范学生干部、学雷锋积极分子评比活动。
6月16日,制订《关于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制度》。
7月8日,县遭百年未遇洪灾,学校开展捐款捐物活动。
7月,高一停止招生。
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由校长、党总支书记、关协副主席、政教主任、团委书记、政史地学科教研组长、部分班主任组成,定期研究德育工作。
李志敏获省教委、省人事厅“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9月18日,制订《学生宿舍楼管理条例》。
制订《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征求意见稿)》、《每日纪律检查评分标准》。
团委会、学生会成立纪律、卫生、政治活动、读报等检查小组。
10月,教工团总支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学校《办好食堂服务师生》经验材料被咸宁地区工会编入《关心职工生活经验材料汇编》。
11月11日,举行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
12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二五”普法领导小组,开展“二五”普法教育。
召开第二届教工代表会。
12月,团省委授予我校团委“湖北省中学实践教育活动合格团委”奖牌。
鲁同文获省教育工会“湖北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1992年
  1月,费学东:《地壳就是岩石圈吗?》论文在省级刊物《中国地理教学参考》发表。
2月25日,为贯彻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特对《规范》有关条款作出具体规定:1.热爱学生,正确对待差生;2.严禁体罚学生;3.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4.严格要求自己,作学生表率;5.严肃纪律,执行规定。
初一学生石德伦拾到万元存折,当即交给老师归还失主,被评为阳新县“十佳少年”。
4月20日,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伯桢、副组长鲁同文;成立离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许宏蕴;成立离退休教师自我管理服务小组,组长许宏蕴、副组长白麟阁、蒋道安。
5月1日,成立师生书画联展筹委会,主任陈伯桢,主办师生书画联展。
7月,高一年级恢复招生。
9月,程时海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9月5日,制订1992年2000年绿化校园计划,落实“环境育人”目标。
9月10日,胡龙兴、曹权明、张长耕、柯贤勤、邹生大、李志敏、鲁同文、胡清秀分获县委、县政府“91-92学年度优秀教师”称号。同时,学校表彰教师22名。
9月17日,开展创文明卫生学校,创文明卫生班级活动,实行文明卫生班级流动红旗制度。
成立治安保卫小组、学生会值勤小组和卫生监督岗。
9月20日,制订《保卫人员岗位责任制》。
9月30日,柯贤勤、郭步雄分获咸宁地区91-92常年度“全区优秀教师”称号。
10月10日,开展“我为实中添光彩”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董华伟、鲁同文、陈伯桢。并提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与学校荣辱与共”的口号。
成立护校队,隶属政教处领导。指导员李俊峰,队长邓家宜,副队长郭帮华。
11月18日,开展青年教师“十佳青年”活动。
11月25日,制订《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
石裕兴获省体委、省教委授予的“湖北省优秀体育教师”称号。
12月30日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三个,先进工作者56人。
●1993年
  1月6日,学生谢异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地级一等奖。
3月3日,修订《教学管理制度》,内分:教学工作制度,集备集研制度,教学考核制度,教学奖惩制度。
3月5日,学生王向阳、邓继春分获咸宁地区初中数学竞赛地级一等奖。
3月15日,学生卢苇获湖北省第五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地级一等奖。
4月,原中顾委常委、老红军王平上将为我校校门亲笔题写:“湖北省阳新实验中学”校牌。
4月20日,学生罗光洲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级优胜奖。
学校油脂化学厂成立党小组,组长蒋道安;成立厂委员会,由蒋道安、柯尊喜、陈伦才、尹合善、戴保真五人组成。
4月30日,学生王远获咸宁地区语、数、外三科联赛地级一等奖。
5月,费学东:《中国三宝》在全国性刊物《中国地理》发表。
5月15日,学生程俊武、陈海斌分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省级一等奖。
6月7日,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由政教处、工会、团委会及部分离退休教职员组成,组长鲁同文,副组长许宏蕴、曹道威,秘书石昌柏。
8月30日,程时海、柯亨柏、柯贤熹、李俊峰、张松柏、胡龙兴、曹权明、傅斯均、吴梦华、潘绍屏分获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9月30日,举行校门落成典礼。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出席。
董华伟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10月14日,成立教师职称评审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陈伯桢、董华伟、鲁同文。
11月12日,“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阳新实验中学实验基地”挂牌,并开办经济管理函授班。
12月。柯年长获省教育学会书法委员会“湖北省首届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书法奖”。
省教委检查组检查理化生实验操作,我校得分列全县4所被查学校之首。
12月14日,成立民事纠纷调解小组,消除教工家属间可能产生的隔阂,促进安定团结。组长陈伯桢,副组长潘绍屏、李俊峰。
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主席诞生100周年,举办文艺汇演活动。
●1994年
1月30日,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班主任8人,先进工作者27人,教坛新秀6人。
3月,改选党支部。
3月7日,制订《班主任工作指要》。
3月15日,制订《总务工作职责》、《总务工作制度》。
3月19日,成立校29届运动会和文艺汇演筹备领导小组,筹备本期田径运动会和下期开学典礼举办文艺汇演。组长鲁同文,副组长陈伯桢。
3月28日,举行第三届教代会选举。
举办“爱我中华”演讲比赛。
制订各学科《优质课竞赛评价量化表细则》。
4月,举行第29届春季田径运动会。县委副书记乐庸德等县四大家领导出席开幕式。
5月11日,成立计划生育工作督办小组,组长陈伯桢,副组长潘绍屏。
5月31日,布置对学校中级以上专业职务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考核工作。6月5日-6月10日报名,8月24日考试。
建立语音室、微机室。
6月17日,学生刘远纲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地级一等奖。
7月7日,高考补习班55人(理科27人,文科28人)参加高考(因91年秋停招高一新生,故无应届毕业生参加高考)。
7月11日,晚上,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学校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损失达96万余元,被淹房屋面积3251.77平方米。
9月,成立教学常规管理考核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
董华伟获省教委、省人事厅“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鲁同文获地区教委、建行“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鲁同文、潘绍屏、曹权明、胡龙兴分获县委、县政府“县优秀教师”称号。
10月,省教研室、教育学会授予我校“中学生作文竞赛优胜单位”奖牌。
11月,地区教委授予我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李志敏获地区教委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学校建立教师教学考绩、学校教学管理档案库。
建立治安档案,各班成立治安小组。
柯年长:《注重评价,落实目标》一文获省教学目标评价教学经验交流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2月10日,曹权明获省第6届作文竞赛初一年级“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
12月16日,李志敏:《从思维活动特点谈数学教学的指导性原则》获地区教研室优秀论文一等奖。
12月17日,开展“乡校联谊”活动。发动学生“学雷锋、献爱心”,先后向贫困山区失学少年捐款2000余元。
12月30日 刘正义:《生物实验课—在问题中探索新法》获地区教育论文一等奖。
      胡龙兴、沈伟合写《浅谈平面几何入门教学》获地区论文一等奖。
      胡龙兴《浅谈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巧添辅助线》获地区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5年
1月16日,表彰94-95学年度优秀班主任9人,先进工作者24人,教坛新秀5人。
2月lO日,党总支发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号召,提出“德育抓落实,教学抓突破,总务抓改革,管理抓提高”的奋斗目标,建立文明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务实的作风。
召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研究德育工作。
3月16日,成立“告别‘两室三厅’ (游戏机室、台球室、舞厅、卡拉OK厅,录相厅)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鲁同文,陈伯桢,李伙幸。成立巡视组,由团委会,学生会成员组成。每天检查,各班成立总共48人的监督岗。
3月20日,举行全校学生誓师大会,开展告别“两室三厅”活动。
成立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常务副组长陈伯桢。
3月31日,成立创文明寝室领导小组,组长鲁同文。制订《关于加强学生寝室管理的规定》。
4月10日 李睿、石美方、陈辉、柯进、柯春芳分获咸宁地区初中数学初一组一等奖。皮良文、陈兆华、刘伟、何韦伟分获初二组一等奖。
4月,举行第30届田径运动会。
吕作松将军为修葺古乐楼捐资1万元。黄石校友万国贤、黄开鹏、易建伟、程功树等发动在黄石工作的校友捐资修葺。古乐楼修葺竣工。
5月,徐家良获1995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省物理学会“优秀辅导教师”奖。
5月18日,学生马小玲、李小芳分获1995年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天原杯)竞赛地级一等奖。
5月20日,学生李小芳获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初三组特等奖;柯敏、邓继春分获初三组一等奖;张丽娟获高三组优胜奖;何晓芳、鲁丹分获初二组地级一等奖。
6月26日,学生骆南兵一人救起三名落水者,其事迹登在《湖北教育报》、《咸宁报》。
7月,表彰94年度优秀党员:程时海、董华伟、傅斯均、许宏蕴、张长耕。
7月4日 学生李小芳获1995年度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地级一等奖。陈敬树发明的医用输液报警器获省级小发明一等奖。
9月1日,学校被省教委、省体委命名为“湖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成立学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鲁同文。
县教委授予我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0月20日,表彰常规教学管理先进教师35人。
10月25日,徐家良主讲《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获地区教研室优质课一等奖。
10月30日,学生汪政红获地市初二物理竞赛地级一等奖。
11月,周佑保《政治课教学与贫困山区高中生价值观》获省教研室“优秀论文”一等奖。
11月28日,邢廷雄主讲《三角形全等判定》获地区优质课一等奖。
12月,举办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决赛。
12月10日,制订自筹资金教师津贴方案。
12月16日,陈新平《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地区教委优秀论文一等奖。
12月30日,周海燕《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英语)获地区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6年
1月14日,建立课时津贴、岗位津贴制度。
3月,修订《班主任工作指要》。
创省示范学校,抓好四大教育(养成教育、爱国教育、前途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三大管理(班级管理、寝室管理、双差生管理)。
4月3日,学校油脂化学厂被县教委、县财政局评为先进单位,厂长柯尊喜评为先进个人。
4月5日,开展小发明、小论文竞赛,迎接全国中小学生“两小”竞赛。
4月8日,省体委、省教委授予我校“1995年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4月10日,学生陈辉、李睿、柯进、柯春芳、石美云、刘卫、皮良文、陈兆华、何韦伟分获地区数学竞赛地级一等奖。
4月28日,学校分获咸宁地区传统项目比赛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六个比赛项目中,女队获5枚金牌,男队获3枚金牌。
成立水电管理稽查组。
5月,学生吴霞获地区中学生田运会100米栏、400米栏第一名,徐一康获跳远第一名。
5月20日,徐家良:《讨论法教学初探》获省教研室“教法改革论文奖”,学生曹文峰、许斌、程元分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优等奖。学生许斌、黄涛、秦海波、彭文臣分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地级一等奖。学生汪政红、黄雅芬分获省级一等奖。学生刘元瑞、张国和、邹智勇、汪政红、刘合桐、陈世淼、孙浩、肖碧海分获全国初中化学奥林匹克(天原杯)竞赛地级一等奖。
6月10日,学生胡浩获省中学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熊青、张锐分获地区一等奖。
7月1日,潘绍屏被县直工委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7月10日,表彰常规教学工作先进教师:初中19人,高中12人,综合组7人。
7月12日,刘元庆获地区教委“全区第四届黄鹤美育节美术课获中学组优质课一等奖。”
8月16日,八层教工宿舍楼动工兴建。
9月,举行老红军报告会。请三位老红军作报告,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9月6日,制订《中学教师管理制度》。
9月13日,团委会在各班开展创文明卫生班级竞赛活动。
9月26日,县教委授予我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0月22日,学生周宏文获1996年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赛地级一等奖。
11月6日,制订《集资建房方案(讨论稿)》。
12月2日,制订《文明班级条件》、《文明学生条件》。
12月30日,学生朱钟琦、马达分获咸宁地区初中数学竞赛地级一等奖。
●1997年
1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96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阳新划归黄石市管辖,学校随之隶属黄石市教育局管辖。
3月20日,省财政厅和会计规范化小组授予我校“湖北省会计工作规范化合格单位”奖牌。
邢廷雄获黄石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4月24日,开展迎香港回归庆祝活动,主办喜迎香港回归学生普通话演讲比赛。
4月28日,贯彻县委决定,深入开展“五整顿一加快”活动(整顿学风、整顿思想、整顿纪律、整顿作风、整顿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程时海,副组长董华伟、鲁同文。
5月,学生邓昌、明李霞、柯有会、郑全新分获全国化学竞赛地级一等奖。
6月,王义岭在省书法专委会、省书赛会“迎香港回归祖国师生书画大赛”获银奖。
6月12日,开展“五整顿一加快”的自查自纠工作。
6月13日,学生邹刍在黄石教委和语委主办的“喜迎香港回归”演讲比赛获三个一等奖中唯一的一个初中奖。
7月,教师计算机培训,先后有100多人参加。现均能上机操作。
8月,费新岸任校长。
学生丁博、黄青、严晗、胡志农、邓金海、周勇分获湖北省第七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市级一等奖。
八层教工宿舍楼竣工交付使用。
9月,周佐保获省高校工委、省人事厅、省教委、省教育基金会“湖北省优秀教师”奖。
10月,制订《1997-2001年五年改革发展规划》,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走“素质立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之路,实现五个一流:一流管理,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校园,一流质量。
学生张小丽获黄石市第三届青年运动会竞走第一名;徐一康获跳远第一名。
10月12日,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学校成立中心学习组,组长费新岸,副组长董华伟、鲁同文。各处室、各年级成立学习小组。
12月,费新岸、李志敏二人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诗歌朗诵比赛。
11月,举行第31届田径运动会。
12月,张红两次同时获省体委、省教委和市体委、市教委“体育传统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8年
1月,费新岸兼任党总支书记。
2月28日,我校被评为“96-97学年度阳新县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有9名教师被评为“阳新县常规教学工作先进教师”。
3月,印发《中学生管理守则》。
学生严晗、程斌、王智伟分获“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国家特等奖。李睿、胡浩、田祯玉、何慧敏、何晓微、蔡为中分获国家一等奖。
3月6日,我校被县政府评为“97年文明卫生示范学校”。
4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98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奖牌。
检查学生告别“两室三厅”的落实情况。
学生贾佳、徐博坤分获“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省级一等奖。
学生司巍、赵希、董明曦、李杏、程肖、曾旭分获初中数学竞赛市级一等奖。
5月,学生李睿、陈绪安、周涛分获“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市级一等奖。
5月19日  学生严晗、邹刍分获黄石市初三数学竞赛市级一等奖。
       学生董明曦、赵岸、曹昶、程肖、李杏、司巍分获黄石市初一数学竞赛市级一等奖。
5月28日,学校举办的“三五”普法暨《中学生管理手册》知识竞赛在县人民礼堂举行。
6月19日,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分高中、初中、行政后勤、离退休四个支部进行,为期2天。
8月20日,陈绪华获市教委“98年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9月,李伙幸获黄石市教委、人事局授予“黄石市优秀教师”称号。
9月,德育工作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的“666工程”:坚持6大教育(养成教育、三热爱教育、法纪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教育),加强6大管理(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工作管理、环境管理、寝室管理、双差生管理、财产管理),落实6项制度(教师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学生政治活动制度、卫生制度、年级政教工作专人负责制度、总结评比表彰建档制度)。
9月23日,制订《关于加强教职工精神文明建设,严肃校纪校规的若干规定》。
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奖牌。
10月1日,学校综合大楼破土动工。
10月5日,学生赵才礼获“黄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男子跳远(6.11m)第一名。
学生李一曼获98年黄石市“桑塔纳杯”青少年四驱车模竞赛中学组《宇宙穿梭》项目第一名。程磊、柯文波分获优秀奖。学校获团体二等奖。
10月27日,改选党支部。高中支部书记周佐保,初中支部书记曹权明,行政后勤书记潘绍屏,离退休教工支部书记许宏蕴。
县政府召集有关部门参加“关于实验中学扩建、酒厂搬迁”协调会议,并印发[1998]第13号《会议纪要》。
10月29日,县政府成立“阳新县实验中学扩建 酒厂搬迁指挥部”,指挥长黄锡龙(县长助理),副指挥长王晓楼(县政府办副主任)。
11月12日,成立“99元旦汇演”组委会。主任费新岸,副主任李伙幸。
举行第33届田径运动会。
12月,省政府“普九”验收,我校一举达标。
市、县计划生育工作检查,我校总分列全县第二名。
12月,召开“我与差生”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总结“转差”工作经验。
开展“普九”自查工作。
王义岭在中国水浒学会艺委会、省教育学会书委会“楚天杯全国师生书画大赛”获银奖。
12月25日,成立妇女工作委员会,工会副主席何晓晖兼主任。
12月31日,王志伟获“初三数学竞赛”市级一等奖。
 “九九元旦汇演”在县人民礼堂举行,县委、县教委领导出席观看。
●1999年
2月,设立“校长信箱”。
3月10日,制订《班主任工作量化实施细则》。
3月18日,学生主办的《世纪风》文学社成立。
3月21日,开展创建“五好”处室活动。
3月23日,学校成立“九九书画大展”组委会,主任费新岸,副主任董华伟、柯亨柏、李伙幸、王忠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迎接澳门回归开展筹展活动。
学校综合大楼落成。
3月30日,成立教科处,设正副主任各一人,下设语文、数学、外浯等9个学科教研组,形成教研网络。有35人进入省、市、县教学研究会。
4月14日,石柏林、彭书槐分获黄石市教研室“99年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
4月20日,学生王智伟、陈美勇分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
4月28日,开展创建省级示范学校自查工作。
5月1日,“九九书画大展”正式展出。
5月4日,举办庆“五•四”文艺汇演,表彰优秀团员。
5月,学生黄朝流获“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省级一等奖。
5月14日,举行全校大会,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行,并向三位死难烈士致哀。
5月17日,学校请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身体状况作全面检查。受检学生1847人,占应检学生77.5%(其中初中为96.6%,高中为36.4%)对患有乙肝等传染病者发放了药品,给予治疗。
5月20日,学校以“声讨北约暴行,树立报国之志”为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在县人民礼堂召开。会上,有近百名新团员宣誓。
5月24日,《实中校报》创刊,原县委书记、现黄石市副市长胡德春题写报名。
5月28日,根据上级安排,学校开展“三讲”教育。讲学习: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讲政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立场、方向、道路、信念;讲正气:在服务、宗旨、廉政问题上,树立正气,归结到党的形象问题,党员的作用问题。
6月3日,学生杨霖获“湖北省第八届中学生作文竞赛”初一年级市级一等奖。徐亮、程望成、陈小珏、徐思思、李一文、喻丽君、柯鹏、肖炜、张静分获初二年级市级一等奖。明敏、乐静、童帆、郭珊珊、丁博分获初三年级市级一等奖。明白获高三年级市级一等奖。
6月18日,我校举行综合大楼落成典礼。县四大家及教委领导出席。
6月25日,学校创市示范学校动员会在综合大楼会议室召开。
6月28日,学生马炼获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市级一等奖。
7月13日,县委授予我校党总支 “先进党组织”称号。
7月9日,我校“中学生学法指导研究”课题被列为黄石市10项重点课题之一。“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被定为市级立项课题。
我校有7人在“湖北省第八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省奖;在“全国初三数理化竞赛”中获国家奖5人,获省奖11人。
7月,筹办校史暨教育成果展览。
8月,县委、县政府授予我校 “九九年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8月17日,学校党总支组织全校党员学习中央文件,揭批“法轮功”。并以初中支部为主组织帮教活动,使原“法轮功”练习者主动脱离法轮功组织,上交有关磁带21盘,书籍12本。
9月,学校领导班子调整结束,新上任的有曹权明、周佐保、李儒龙三名副校长。
9月6日,市教委书记李福迪一行在县教委主任王忠喜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对我校开学秩序以给予高度评价。并为校报题词。
9月10日,县委副书记彭方和、教委主任王忠喜为庆祝第15个教师节,为校报题词。
9月15日,县纪委检查团来校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学校严格管理、廉洁奉公的作风给予好评。
9月,学校与家长及社会各界联合召开“新世纪人才”研究会,探讨新时期教育任务与方法。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华诞,学校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11月1日,副县长俞水英一行3人来校调研。
11月11日,举办“澳门回归知识讲座”,请原党校常务副校长陆泉生同志全面介绍澳门的历史、现状、回归历程等有关知识,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11月25日,在综合楼举行高二年级八校联考总结表彰大会,有6名学生获奖学金。王伶丽、喻智晨分获文理科第一名。
11月,举行第34届田径运动会和首届艺术节。
开展“抓常规,促创新,保质量”的“教学活动月”活动,由教务处、教科处组织常规教学检查,由各备课组组织创新课、示范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引入学生评教。
我校被省教委定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兴校示范学校”。
校长费新岸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研学科带头人”。
12月3日,学习党章,各支部每双周5晚学习一次,生活会每期开一次,对党总支提意见、自评、互评,评出好的差的党员。
12月7日,学校通过市教科研实验基地的验收检查。
12月9日,学校与阳新报社共同主办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报社记者彭书桃为学校《世纪风》文学社社员讲文学创作入门课。
12月16日,校第四届第一次教代会隆重召开,费校长提出了2000-2004年学校改革发展规划。
12月22日,初一年级举行庆澳门回归朗诵比赛。
12月,“庆澳门回归,迎千禧之年”文艺汇演在县人民礼堂连演两场,观众5000多人。
●     2000年
1月21日,费新岸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月24日,9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成立,主任刘恒咏(县长兼),副主任彭方和(县委副书记)、王义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水英(副县长)、胡隆咏(县人大副主任)、柯霞玲(县政协副主席)、王贤田(县长助理)、卢国淦(纪委书记)、张公福(宣传部长)、程民树(公安局长)、、王忠喜(县教委主任)、程时海(阳新师范校长)。下设校庆筹备办公室,主任费新岸,办公室下分编辑组、宣传组、联络组、展厅组、总务组。
2月29日,高一年级全体师生500余人参加县万人植树活动。
3月6日,校庆筹办人员会议,正式办公。
3月7日,省教委检查团在副县长俞水英、县教委王忠喜的陪同下,来我校检查工作。
3月10日,学校保卫股破获一起某校吴某、徐某等8个学生的团伙盗窃案,追回钱物价值2500余元。
3月21日,初三(二)班学生李生、王乐拾到一张2000多元的存折,主动上交校长转交还失主,受到学校表彰。
3月23日,学校师生踊跃捐款献爱心,给现就读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我校毕业生白血病患者李亮同学捐款4000多元。
3月24日,继续“三讲”教育,加强党性修养,要认识有三个不可低估: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等;②“法轮功”危害和恶劣影响;③对党散布的消极的错误言论。学校还邀请原县委党校副校长陆泉生同志讲加强党性修养等问题。全校党员、行政干部、党外积极分子参加听课。
4月15日,高一(4)班张小勇、高二(4)郑晓峰,经过严格测试,双双以优异成绩被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破格录取。
4月24日,县关工委钟德舜主任一行5人来校调研,就环境育人等问题听取了学校领导汇报。
学校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各班宣传委员、各处室通讯员、《世纪风》文学社成员、《实中校报》编辑参加,共121人。
4月28日,初二年级师生参加县纪念“五•四”活动。在表彰大会上我校团委书记刘合勇被授予“优秀团干”称号,高二(4)班申娟、初二(5)班李青均被授予“优秀团员”称号。
5月4日,学校举办庆“五•四”学生美术作品展,展出作品近50幅。
我校团委被评为“2000年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5月10日,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请公安局政保大队队长张吉开同志主讲。
5月27日,初一(5)班学生石从贵参加湖北省“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并与武汉光华学校初一(3)班24名同学结成帮教关系。
6月6日,端午节,校领导李伙幸、周佐保带着全校师生捐款2200余元,慰问脑血栓患者黄劲松老师,送去了一份节日问候和深切的关爱。远在北京学习的费新岸校长也通过家人捐款100元。
在全国英语、物理学科竞赛中,学校获国家奖7人次,省奖29人次。有9名教师获辅导奖。
6月19日,初二(2)班学生曹方圆拾到一张4万多元的存折,上交学校交还失主,被政教处记一等功。
我校被黄石市评为“黄石市‘三五’普法先进单位”。
8月29日,江诗宗任校长,柯亨柏任党总支书记。
10月23日,保卫股接到举报,迅速将来校敲诈勒索的社会青年当场抓获,交政法部门处理,学校也研究对策,加强学校的综合治理。
11月2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卢国淦,副县长俞水英召集城建、城管、环卫等部门负责人在我校专题研究校门至电影院一条街的脏、乱、差问题,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11月,我校隆重举行“九十周年校庆”系列庆祝活动。19日,在学校大操场召开“九十周年校庆”庆祝大会,县四大家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来宾,以及全校师生参加了盛会。
65届校友、深圳佳箭灯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江为回报母校设立“寸草奖”,每年捐赠2万元,约定10年,用以奖励母校教师。
●2001年
1月,学校被县授予“人民满意的五好班子”光荣称号。
2月,学校团委被市团委授予“红旗团委”称号。
4月,学校被市教研室评为“教科研先进单位”。
6月,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
7月,开展纪念党成立80周年活动,学校开纪念大会,并要求各班开一次主题班会,写一篇作文,搞一次作文比赛。
9月,学校成立以书记柯亨柏、校长江诗宗为组长的学习“三个代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学教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30日-10月30日为学习培训阶段;第二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为对照检查阶段;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为整改提高阶段。
9月,开办“英语实验班”,首次招收两个班计100名学生。
10月26日,学校学习“三个代表”领导小组全面检查学习任务,全校共收到46万字的读书笔记,40篇心得体会。
11月,贯彻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把落实《学生守则》与《纲要》结合起来进行学习。
11月28日,校总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总支成员围绕“三个代表”对征集的各项建议逐一落实,制定方案,得到县委县教育局的好评。
12月7日学校召开第四届教代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的方案,中考、高考奖励方案,新建教职工宿舍楼分配及集资方案,讨论新教学大楼的筹建工作。
12月,提高教师福利,人均50元(菜蓝子20元,课时津贴30元)从9月1日起计算。
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我校61人获奖,其它学科竞赛获国家奖25人次,省市级奖108人次。
●2002年
3月,县政府办、县城建、县公安局有关人员帮助学校修建封堵藕巷路的围墙,为酒厂搬迁后的校园封闭打下基础。
5月,学校先后获黄石市“先进教改单位”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6月,学校筹建一幢5076㎡的教学楼和一幢2248㎡的宿舍楼,完成立项、设计、招标等前期手续,并将动工。
全市人防知识电视大赛学校获第一名。
本年度高考上省线252人,中考上线(重高)119人。学生李锐进校时327分,高考602分升入武汉大学。
9月,学校创办校园刊物《艺苑》
成立学术委员会,下设各科学术组,重新制定课时量、作业量、课时津贴、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标准。
10月,初三年级代表队参加黄石市人防知识竞赛,获全市第一名。
黄石市第五届美音节,我校参赛作品舞蹈《酥油飘香》获二等奖。
11月,学校为初、高中教室安装50余块镀锌黑板,装备四间包括音、视、空调等设施的双语班教室。
12月,本年评出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中高7人,中一13人,初级21人。
●2003年
2月,学校被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全文明学校”。
4月,学校成立以校长江诗宗、书记柯亨柏为组长的“非典(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部署防非工作。
4月,学校邀请著名作家《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晓苏先生来我校讲学。
5月,学校投资24.3万元装备“现代校园智能数码广播系统”和“课堂智能数码语音学习系统”。
我校中考囊括全县个人总分前4名,其中柯湘君同学以594分夺取全县中考状元。
高考上省线412人,其中本科线121人,一类线15人,各项指标均居全县同类学校之首。
在全国中学生英语奥赛中,我校共获国家级奖15人次。
8月,学校在高一年级开办首届美术班。
9月,英语实验班从学校剥离。经县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改制为“私立阳新县外国实验学校”。校长许宏蕴(法人代表)教务主任柯尊发,总务主任潘绍屏。校址仍在学校内。
9月,学校创办《教学论坛》,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学术交流的平台。
9月,学校制订“教师十项个人信用承诺制度”及《阳新实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9月,学校重新装修学校正门,扩建学生食堂。
11月,学校新建两个篮球场和一个停车场。
11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全县教育战线普法知识竞赛,获第一名。
12月,政教室联合行办、总务室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爱我校园,正我行为”活动,并把活动内容定为“八不准”。
12月,学校投资20余万元,装备新教学楼多功能大厅。
拆除古乐楼前的破旧的两层木质结构行政楼,改建成中心花园,处古乐楼与综合大楼之间。
●2004年
4月,全校开展听课评课月活动。
4月,学校承办全市高中地理学术会议。
5月,学校邀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敬朴来我校主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的新观念、新信息。
6月,学校开设选修课,如心理辅导、文学讲座、天文观察、社会实践等。
7月,我校高考、中考双丰收。上本科线443人,高分人数、升学率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中考过重点高中线508分人数155人,杨启春同学以588分成绩,荣获我县中考状元。
9月,学校改建老五楼教工宿舍前面的杉树林,成小型花园,使之成为师生休憩场所。
初一(9)班学生发明的“多功能垃圾桶”获黄石市小发明大赛二等奖。
10月,校工会组织学生参加市“太子童装杯”小星星绘画、书画、书法、摄影系列大赛,获银奖一名,铜奖三名,园丁奖二名。
10月,学校离退休教师许宏蕴、潘绍屏、张长耕自发设立阳新县实验中学扶困奖优助学会,旨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学校新安装一台315千伏变压器,维修126户排水系统。
11月,实验部各年级所有主课教师向学校领导、兄弟班级展示多媒体教学成果。
举行第39届田径运动会,参赛人数达40%。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通过发放教材、观看光碟,派员学习,听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在教师中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11月7日全校教师参加黄石市新课程通识性考试。
12月,学校被授予“黄石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我校语文、英语申报省级科研课题。
●2005年
1月,学校实行校领导每天第一节课蹲点现场办公制。
开展“人人上汇报课,人人参与评课”的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汇报自己的教学教研成果。
2月,学校编辑第二套《优秀作文选》。
学校开展“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等一系列争、创、评活动。
学校派领导、教师参观、考察、培训、学习共七批40余人次。
教师普通话水平98%以上达到二级乙等。80%以上的文科教师达二级甲等。
3月,在县教育工会组织的首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夺冠军奖杯。
学校向校外住宿生房东及家长发放《告知书》,与其签订《学校安全责任协议书》。
7月16日,进行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三个代表”、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学校工作的目标。从7月份开始,12月份结束,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第二阶段分析评议,第三阶段整改提高。
7月,高考上一类线60人,本科线446人,高分人数、升学率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中考500分以上人数突破200人,其中第一道线人数占全县四分之一,全县个人总分前十名中,我校占七名。邢志鹏同学夺全县中考状元,实现中考历史个人总分三连冠。
10月,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我校“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
10月,开展“两满意,一加强”活动。(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2月,学校提出并实施“科研兴校”和“名师强校”两大战略方针。
在黄石市第七届运动会中,我校代表队打破三项市记录,获田径团体总分第二名、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县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女团体第一名及团体总分第一名。
●2006年
2月,党总支在党员和教工中开展以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强化“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提供实战练兵和观摩教学的平台。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2006年工作要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质量观念。
3月,维修我校儒学唯一古迹——古乐楼,使之再展新貌。
3月13日,深入开展学习党章专题教育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柯亨柏、江诗宗。
3月20日,学习党章和胡锦涛在中纪委第6次会议上的讲话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校邀请教育部刘司长和北大附中李副校长来校,向家长传授科学引导学生的方法,提高家庭的教育效率。
4月,学校邀请全国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教授,与有网瘾的学生面对面交流,不少同学表示要戒掉网瘾,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6月,《校友风采录》问世,成为我校传承千年儒学、百年老校文教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
7月,学校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宣传栏、主题班会、黑板报等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制作贺卡等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
由我校离退休教师发起的扶困奖优助学会运作一年,共资助贫困学生126人,金额达39200元。湖北日报新闻网为此专门制作网页。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县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上街大扫除三次,到敬老院慰问一次,县电视台对这次活动作了专门报道,团县委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给60个办公室安装空调,改善了教职工的办公条件。
8月,阳新县公开竞选县直中学副局级领导,刘道生同志出任我校副校长、总支委员,方成同志出任我校副校长、总支委员,柯国尊同志出任我校副校长、总支委员。
9月,学校聘请县消防大队武警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以增强学生的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以及吃苦耐劳精神。
实行“新三好生”评比制度。(在家里当“好孩子”,在学校当“好学生”,在社会当“好公民”)。
在广大师生中展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活动,让广大师生对照自查,此举有力地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
学校团委、学生会在全校学生中招募一百多名志愿者成立阳新实中环保社,社员利用课余时间巡逻值勤,有效遏制了学生乱丢乱扔的坏习性。
10月,校团委、学生会组建“乔木文学社”,该文学社受到《语数外学习》(初中版)隆重推介。
11月,在黄石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在县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几乎摘取所有项目的金牌。
12月,学校实行“错时放学制”和夜间巡护制度。
主办 “关爱生命”大型图片展,制订《阳新县实验中学校园安全紧急预案》,出台《预防学校安全教育的规定》,使安全教育有了制度保证。
●2007年
2月,学校与各年级、各处室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层层负责制。
4月,学校配合公安机关在全校进行管制刀具的收缴行动,请学校法制副校长、西门派出所副所长刘会胜同志作动员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学校推出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四条标准。(良好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实的业务基础、突出的工作业绩)
4月,我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获验收通过。
中考,我校夺取县城区个人总分前三名,全县前十名我校占6名,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学科荣获全县单科最高分。
5月14日,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学校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学党章,温誓词,写心得,做到6抓:抓学习、评议、监督、考核、查处、机制。
高考上省线451人,一类重点大学20人,文科最高分562分,理科最高分589分。均是全县同类学校应届生的第一名。
秋,私立阳新县外国语实验学校,因系“校中校”停办。
11月,省政府授予我校 “湖北省文明单位”。
11月,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向全校教师发放征求意见表,征集建议。
学校出台《阳新实中教职工师德考核办法》,11月份,全校教职工参与“学生评议、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年级评议、学校审议”等“四评一审”的考评活动。
学校被评为全县行风民主评议示范单位,11月,江诗宗校长出席黄石市中小学校长论坛。
12月,第四届教代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讨论学校远景规划、校园建设方案等重大问题。
学校专题研究成果,有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课题4个。
为响应县教育局共建和谐教育的号召,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赴宏卿中学、太子中学、大王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受到当地师生一致好评。
酒厂搬迁工程顺利完成,学校开始筹划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建设的前期工作。
学校邀请黄石市司法局专家来校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邀请黄石监狱警官作青少年犯罪预防知识讲座,两名少年犯现身说法,全校学生深受教育。
秋,在黄石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在阳新县第十二届中学生运动会中,我校获女子田径总分第一名,男子乒乓球团体第二名,女子乒乓球团体第四名。
学校通讯报道小组在《党员生活》、《楚天都市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阳新宣传网》等媒体,发表消息或通讯20余篇,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阳新实验中学网站正式开通,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2008年
4月,影响黄石100品牌单位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启动,我校入列候选品牌单位名单。
5月6日,第四届教代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江诗宗校长汇报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曹权明副校长汇报了学校财务情况,大会还重点讨论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规划问题。
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学校迅速召开校长办公会,党员教师会,动员捐助灾区。我校师生融入13亿人的爱心援助洪流,仅两天时间,累计捐款11万元,党员教师缴纳特殊党费1万多元。
6月,党总支召开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总支成员联系我校实际,谈认识、查问题、进行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
中考,520分以上130人,全县前10名中我校占4名,物理、化学、数学、英语等学科全县最高分均在我校,刘畅同学以614分夺取全县中考状元。高考上一本16人,上本科线392人。
校工会组织全校教职工排球比赛,为落实以“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全校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学校出台《借读生管理办法》,对来我校借读的学生一律实行“一盘棋”管理,严格控制借读生报到程序。
学校开展教学评比活动,前后历时40余天,听、评、讲公开课百余节,共评出一等奖17人,二等奖34人。
学校申报国家级课题“留守生的自爱、自律、自强的引导及教育研究”。
《阳新实中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成立以江诗宗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
全校在编教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重病保险、大集体职工的养老保险和临时工的医疗保险均已办妥。学生的平安险、校园责任险参保率达90%以上。
 7月,县委组织部联合县电视台对我校进行专题采访、宣传,大型专题片《平安、优质、和谐——阳新实中党建工作纪实》于7月15日在县电视台《时代先锋》栏目隆重推出。
8月,阳新县公开竞选县直中学校长,原教育局副局长陈绪宝同志出任我校校长、党总支书记。
为落实我校“人本、民主、崇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学校网站开辟《校长信箱》栏目,校领导倾听师生心声,真正做到“察民情,顺民意”。
11月24日,党员民主生活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学习文件,对照检查。
12月,刘道生同志任我校副书记。
学校首次设立教学进步奖,出台《阳新实中教学进步奖奖励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修订《中考升学奖奖励方案》、《高考升学奖奖励方案》。
下半年,学校设立“新校区建设办公室”,陈绪宝校长亲自带领办公室一班人,走城建,施规划,找设计,求房产,请环保,邀投资,最终与投资商签订《带资建设及经营管理阳新实验中学学生公寓、食堂合同书》,投资商带资1900万元兴建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可望尽快解决学生的吃住问题。
学校建成长达百米的校园文化长廊,学校的文化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秋,举行第四十三届田径运动会,县委四大家领导、县教育局领导应邀出席开幕式,本届运动会规模大,规格高。
在黄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团体总分第三名。
在县委宣传部举办的“魅力阳新”文艺汇演中,学校代表队获优秀演唱奖,在县教育局主办的教师专场文艺演出中,学校获“最佳组织奖”,舞蹈《康定情歌》获一等奖,独唱获三等奖。
学校拆除校门口闲置的花坛,拓宽校园大道,重修校门口台阶,改变了学生放学时拥挤不堪的局面。
为适时播放学校有关信息在校门建一电子屏幕。
为创建市级示范学校,成立以陈绪宝校长为组长迎检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对照各级评估指标,精心准备。
●2009年
1月7日,学校第五届教代会第一.20次会议召开,讨论新校区建设招标方案、中考高考升学奖奖励方案及本届“寸草奖”评选等有关事项。
1月17日,县政府副县长李丽、县政府办领导陈建华一行来我校指导工作。
2月7日,全校教职工大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400多名教职工认真听取校长陈绪宝同志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新学年要抓好四项建设: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大力弘扬三种精神: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2月10日,师德师风建设动员大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3月,新校区工程举行奠基典礼。总面积15000余平方米,能容纳2400名以上学生住宿、就餐的三幢学生公寓和一幢学生食堂主体建筑正式破土兴建。
3月7日,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30多位学生代表前往县福利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
3月13日,阳新实中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小组预备会在古乐楼召开,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陈绪宝校长任组长、刘道生副校长任办公室主任、柯尊发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全体校级领导和部分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出席会议,会议气氛热烈和谐,充分显示了实中新老领导班子和教职员工办好百年校庆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4月7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科学发展的管理机制。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第二阶段,分析检查,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陈绪宝。
5月7日,心理学教育专家房善朝老师应邀来校,作主题为“让爱我的人为我自豪”专场演讲。
学校申报国家级课题《学艺体特长培养与融合发展的灵动教育实践研究》,并正式立项,学校组织教师开展研究活动。
学校筹集资金200万元,增添两台变压器扩大电容,为80多个教室安装空调。
中考我校上重点高中121人,其中考入华师一附中2人,黄石二中37人,约占全县总量的六分之一。高考上一本21人,上三本线304人,专科551人。
8月,严国荣同志调任我校副校长、总支委员。
8月28日,学校邀请湖北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文来校,作《构建良好的教育关系》专题讲座。
8月11日,“湖北省阳新县实验中学百年校庆公告”在《湖北日报》第2版发表,公告通过校园网站进入互联网。《中国教育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来电祝贺。
8月11日,老领导陈伯桢、柯亨柏、王友华、刘正强等同志南下珠三角地区,走访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惠阳等地程良畴、邹翔、许望武等各届校友并成立了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四个校友联谊会。历时12天。初步统计有校友146人,有联系的53人。
9月4日,由校长陈绪宝同志领队,副校长曹权明,老教师王友华等同志组成的北京校友联络组,抵达北京,拜访97岁高龄的老校友贾亦斌先生、原中国国际旅行总社宣传部长曹贵先生,走访了多名在京工作的各届校友,北京校友不忘母校培育之恩,纷纷表示回母校看望老师,参加百年盛典。
9月9日,学校邀请县公安消防大队副大队长石凯玉等来我校作《关爱生命,增强消防意识》的专题讲座。
9月21日,走访武汉地区校友活动,该区联络组分两个小组分头行动,第一小组由副校长方成同志负责,第二小组由副校长刘道生同志负责,联络组成员与68位校友通电话联系,直接见面40人。
9月24日,县教育局局长曹衍海同志来我校调研。
9月25日,为响应县教育局开展“六个一”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我校组织申报教师在学术报告厅举行选拔赛。田彩霞、石中海、梁燕三位教师代表我校参加县总决赛。
9月29日,历任校长、书记座谈会在古乐楼隆重召开,商讨百年校庆事宜,并在《历任校长书记给校友的邀请信》上签字,邀请校友回母校参加校庆盛典。
10月2日,79届高二(3)班67名校友从祖国各地回到阔别30年的母校,在阳新国贸大酒店开联谊会,特邀原校长胡四端和现任校长陈绪宝参加。在联谊会上,陈校长向校友们介绍母校30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校友们常回母校,为母校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10月13日,团代会、学代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
10月19日-23日,由副校长严国荣领队,柯亨柏书记、潘绍屏主任、明道海老师到南京、上海、浙江等华东地区走访了袁志强、舒斌、董坚强、张志华等40多名校友。
10月22日晚,县政府副县长邱永恒、县长助理周军来校深入新校区学生公寓、食堂工地,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并听取陈绪宝校长就学校发展情况的详细汇报。
10月23日,学校召开2009年重阳节老教师座谈会,与会老教师就学校的未来发展献言献策,陈绪宝校长代表学校向老教师们答谢和慰问。
阳新县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召开,我校初、高中男女团体双双荣获总分第一名,初中组我校有四人打破五项县运动会记录,高中组有十一人打破十二项县运动会纪录。
11月,在学校党总支、校团委的发起组织下,全校师生捐款救治我校高二年级一名患骨细胞癌的学生,短短几天,捐款达数万元。
11月5日,县委综合治理办公室领导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县领导对我校环境优化、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下一步创建平安校园提出宝贵意见。
11月8日,学校邀请县疾控中心石主任来校,作“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专题讲座,全体校委会成员、全校班主任出席会议。大会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我校防控“甲流”所取得的成绩,重点部署后一阶段“甲流”防控工作。
学校领导分片对县直各科局及乡镇的校友进行联络。
12月8日晚,学校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全体行政领导、处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出席大会。大会由副校长刘道生同志主持,曹权明副校长宣读教育部安全工作条例。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严国荣副校长通报12·7湖南湘乡市育才学校学生踩踏事件,并就当前学校安全问题提出具体的要求和防范措施。陈绪宝校长对我校安全工作提出整体要求,要求每位教师本着替社会负责、替家庭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为实中的和谐、平安尽职尽责。
冬,“寸草奖”连续评发了十年,陈新江校友提供的奖金计20万元,受奖励的教师共131人次。
12月27日-28日,陈伯桢、柯亨柏、王友华、明道海等老师走访了鄂州、黄冈等地凌阳生、叶凯等校友30余人。
●     2010年春季学期
1月1日,我校65届校友,武汉高校教授郑传寅、方贤安、石大月、陈天佑等一行11人回母校参加“百年校庆”座谈会,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1月6日,全校班主任在学术报告厅参加“防火讲座及班主任作会议”。
1月15日,副校长刘道生带领柯尊发、明道海、刘合勇、张友加、许宏蕴(1944年在本校就读过)等老师寻访抗日战争时期在燕厦东坑办的阳新中学旧校址,60多年过去了,东坑旧校依然存在。 
1月20日,市、县综治委(办)领导来我校检查综合治理工作,并给予很高评价。
1月22日,副校长刘道生、方成及陈伯桢老校长、明道海老师到黄石市走访柯亨松、黄群建、董美和等20余名校友。
1月29日,县教育局局长曹衍海、副局长邹晖来我校调研。
2月3-4日,学校开展“四爱”(爱祖国、爱老师、爱家长、爱自己)教育讲座,全校学生深受教益。
2月26日,在学术报告厅召开新春教职工会议,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展望了我校新一轮发展蓝图。
3月9日,黄石理工学院教授陈聪来我校作讲座。
3月9日—14日,刘道生、陈伯桢、明道海、徐文四位领导、教师到四川成都、重庆等地走访李冬华、刘合年等校友。
3月11日—17日,方成、王友华、柯尊发、汪磊四位领导、教师到西安、洛阳、濮阳等地走访潘希德、王艳玲等校友。
3月17日,学习县委分发的“五个基本建设工程”《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即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五项内容。
3月25日晚,在校中会议室召开校教科室成立暨新学术委员会会议。
3月26日,学校在操场举行创市级示范高中暨百年校庆启动仪式,县教育局党委书记陈前波以及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相关领导参加本次活动。
3月31日,县诗词、楹联学会“庆祝阳新实中建校一百周年征联动员会”在我校中会议室举行。
4月9日—10日,刘道生、陈伯桢、王友华、张红、明道海、张长耕、张友家、石泓兵等领导、教师到咸宁市走访柯华、陈树林、肖兵等50余位校友。
4月13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专家来我校对创市级示范高中进行评估抽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黄建国等陪同参加评估。
4月21日晚,全校党员在校七楼学术报告厅参加新党员宣誓及业余党校学习教育会。
4月22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情系玉树,大爱无疆”募捐活动,本次活动由校团委组织。
4月26日,副县长李丽来我校调研。
5月20日,在学术报告厅召开2010年招生表彰暨动员大会。
6月2日,孔子铜像揭幕暨诗词、楹联、书法展活动在中心花园举行,县人大常务副主任党组书记陈建新、政协副主席梁传美、原副县长、楹联学会会长刘玉堂、党委书记陈前波《富川诗词》主编龚正仁参加了本次活动。
6月24日,美国布朗大学终生教授凌新生回母校,并在学术报告厅作了精彩讲演,高一、高二奥赛班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7月,我校中、高考成绩喜人。中考:考上华师一附中1人,县一中提前录取1人,考上黄石二中(590分以上)37人,县一中(540分以上)101人。高考:我校学子费新财、曹林冲双超600分,其中曹林冲同学居全县同类学校理科应届生第一名;我校考生黄焕伟以文科548分在全国空军招飞考试中居全省第一名;我校文科上一本线人数约占全县所有高中文科一本线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8月,学校新生活区建成,崭新的学生食堂和宿舍投入使用。
9月21日,黄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一行六人及阳新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一行三人对我校办学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我校在创“市级示范高中”的活动中,一举达标。
 9月19至21日,黄石市教育局来我校检查验收,宣布我校为市级示范高中。
地址: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儒学路 邮编:435200 电话:0714-7323293 0714-7338294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鄂ICP备15019364号 版权所有 2012-2020 阳新县实验中学
技术支持:阳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