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 教育动态 >

学习新课标 凝聚新力量 踏上新征程 ——2022年秋数学组第一次大集备

发布时间:2022-10-27 09:06:00   点击:
文章分享:
 
 

  一年一度秋风劲,教研之花分外香。10月12日下午3:00,数学组全体教师在振华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数学组大集备会议,参加会议的领导有张绪梁副校长。会议由数学组吴昌发组长主持。


 
  会议一共有六项议程。
  吴昌发组长介绍我们数学队伍的情况,新进了一批优秀青年数学老师,加上各级部数学老师,我们数学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团队。希望新进老师在各组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

 
  由新进年轻优秀教师代表明瑞雪老师发言,分享了作为新教师,青春是我们的资本,自信是我们的个性,拼搏是我们的誓言。然而在教育教学上我们毕竟还是稚嫩的,缺乏教学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扬苦干精神,不断去探究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方法,并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多听听他们的课,因为通过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去弥补自己的缺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学校的关怀也使我如沐春风,我可以自豪地说,有领导在注视着我们,有同事在关心着我们,有师傅在搀扶着我们,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随后,参会教师一起观看了数学新课标2022版修订数学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得史宁中校长解读新课程标的视频。认真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把握数学学科特殊的要点。这次课标修订主要完成了五件事:一是学段的划分;二是把“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三是代数要增加代数推理,几何要加强几何直观,数学要提升核心素养,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调整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四是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如何融入跨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五是如何体现数学的一致性。





 
  课改部彭丹丹老师也在集备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路。分享了几点底层基础:一、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训练。为了促进学生的计算技能形成,在初一第一学期我会每周不定期的拿出一二节课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定时定量的同时,还要准确率。二、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从初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读题,教他们从众多的文字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组合应用。如遇隐藏条件,不会直接给孩子们指出来,而是以问题的形式给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三、巩固基础知识,梳理教材章节内容体系。每次上章前课时,都会给二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预习整章内容,并且画出这章的知识结构框架,然后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章节知识结构框架图并作相应说明,让知识初步系统化。四、恩威并施,成为学生喜欢且敬畏的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严格的数学学习的要求,并反复强调,懂得如何去“俘获”学生的心。在和学生的“斗智斗勇”与“相爱相杀”中共同成长、进步。
 
 
  会上,各级部分别分析了新学期的学情,明确了本期学科组的奋斗目标。各级部代表依次分析,先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就目前现状提出了这学期的主要做法及措施,制定了目标性强的措施方法,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相信我们数学成绩定能更上一层楼,在这学期再创辉煌。


 

 


  最后,张绪梁副校长作总结发言。张校长就这次集备集研谈了三点感触。
  一、集备具有学科特色。集备精神扎实有效,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内容接地气,经验分享实用。新进教师明瑞雪老师的发言有热情、有才情。彭丹丹老师勤勉,谦逊,她今天分享“走进学生的心里”,是教学的一个法宝。四个级部备课组长分享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经典的好做法。
  二、教学要彰显实中底色。数学强则校强,数学兴则校兴。数学团队名师众多,有经验丰富的名师团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有同我奋进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对合理、专业水平高的一个教师队伍。有一大批开拓创新的中流砥柱,兢兢业业,毫无怨言,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还有新进了一批年轻力量。希望这一批年轻的老师们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
  三、要始终不忘教育本色。分析了初一新起点考试数学组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在实中当老师是很幸福的,永远要始终保持教育的本色,你有多热爱你就有多努力,你有多努力你就有多幸福。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对我们的学生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热爱。
  最后对年轻老师的建议,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的钻研有多深,你的课堂就有多精彩,目标定位有多准,你的教学就有多到位。学习关注有多细,教学就有多扎实,学生的习惯有多好,就教学就有多顺畅,教师的思想有多远,我们的教学就能走多远。希望同志们一起把潜心育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共同成长作为一种责任担当,把师德修养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主动成长,与学生一起成长。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撰稿:赵文杰 审核:张绪梁 吴昌发

地址: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儒学路 邮编:435200 电话:0714-7323293 0714-7338294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鄂ICP备15019364号 版权所有 2012-2020 阳新县实验中学
技术支持:阳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