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信息 >

质量强校 科研兴校

发布时间:2010-10-13 16:16:00   点击:
文章分享:

 质量强校   科研兴校

——阳新县实验中学申报黄石市科研先进单位自评报告

 

    阳新,古称兴国州,居吴头楚尾,临浩瀚长江。巍巍幕阜迤逦东来,滔滔富河穿城而过。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南渡,阳新便是重要驿站,墨客骚人多于此流连。灵秀的山川,丰厚的文化,滋养了一片治学的沃土——儒学。

    阳新实验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儒学。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蟠龙山儒学原址创办现代学校——兴国州中学堂,后易名为阳新中学、阳新县初级中学、阳新县城关中学、阳新县第一中学等。1989年秋,阳新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彭德怀中学改名为阳新第一中学,原阳新一中改名为阳新实验中学。实验中学校设在原址,仍为完全中学。

    今日的阳新实验中学,已是鄂东南地区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完全中学。学校拥有381位初高中专职教师,近7000多名学生,86个班级,馆藏图书85000余册。学校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和理化生实验大楼,装备了先进的智能语音系统和全县一流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开通了国际互联网。

    2005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的光荣称号。2007年,学校又通过了省文明委组织的“湖北省文明单位”的考核与验收。2008年,学校被黄石市人民政府授予“影响黄石一百品牌学校”的称号。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我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学校教科研工作,把开展教育科研作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1建立规范教育科研管理机制。为规范我校教育科研管理,学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科研才能,学校自2002年以来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推出专家治校方略,调整充实学校科研力量,健全了分管校长——教科室——课题组的科研管理网络。“学术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各年级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力量。教科室牵头,“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动态,关注教改热点,收集、总结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定期开展课题研究观摩活动,积极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以此带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使我校青年教师迅速、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质,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骨干,学校要求他们人人参与选择相关课题进行研究,分管领导亲自抓,科研机构具体抓,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作用,落实具体措施,研究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

     2、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在校委会的统一指导下,我校教科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中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阳新实验中学教科室管理制度》、《教科室工作职能》《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分别见佐证材料879等,让教育科研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特别是《教育科研奖励制度的推出,更好的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对教师教研论文获奖、文章发表,承担课题受到上级表彰等都给予相应的奖励,极大的调动了教师科研积极性。

     3、形成领导、教师共同参与教育科研浓烈氛围。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学校领导率先承担科研课题,主动深入基层,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情况,并领教师学习新的课程理念,邀请外面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一道备课说课评课(见佐证材料13,总结实验情况,撰写实验论文,推广实验成果。学校充分发挥校内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科研新秀的作用(见佐证材料34,鼓励教师自主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了人人学习科研,人人参与科研的良好局面。每位教师都能以参与者的姿态投身到校本教研中来,切切实实进行教学研究。2009年一年,我校教师优质课、教研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300多人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励,成为阳新教育一颗闪亮的明星。       

    

二、依据实际,以校为本,明确教研内容和方式       

     我校树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阵地,教师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校为本,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特别注重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我校校本教研内容从组织形式上有:年级备集研(年级每周星期五晚上组织年级全体教师集备集研,开展教学教研,解决一周以来的教学问题,部署下一周的教学安排。);学科组教研(学科组每周组织一次科组教研,各科教研组长负责,解决落学科重点问题);个体教研(教师之间不定时间地点,自主探究、学习、反思,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在每一个教研环节里,我们坚持做到有负责人、中心发言人、记载人,有目标,有内容,见成效,使每个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自主权和主动权,形成互动交流,团结协作,文化氛围浓厚的和谐教研团体。

三、领导、教师共同投入,全心抓好课题研究,成效显著

    教科室选择经论证通过的优秀课题(综合性强、规模较大),向省市县教研室市教研所申报,力争备案或立项。凡校级以上课题,负责人必须在申报时撰写出课题方案或立项申请。教科室每年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开题论述。凡立项的校级以上课题,教科室必须备案存档,并随课题实施的进展而完善资料,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进行业务指导,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题实验,凡承担实施任务效果明显的教师,在评优晋级中优先。教科室将按各课题的实验计划安排的活动进行定期检查督促,每期召开两次课题负责人交流会,每学期末对各课题进行一次检查,形式含听课、查看资料、汇报、座谈、问卷等,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学校对教育科研在经费开支上实行倾斜政策,设立年度教育科研专项资金。各课题所需资金,应由课题组预算、申报,教科室审核,报学校主管教育教学行政审批,方可纳入课题方案。课题经费在具体开支时,由教科室审查申报,学校行政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学校对课题组长及主要成员给予课时工资补助。目前我校完成结题或正在调研的课题有,“新课标下中学文学教育内容与形式研究”、“留守学生的自爱、自律、自强的引导及教育的研究”、“ 高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研究”、“ 利用宽带传输网,提高阳新县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研究”、“ 全国百县中小学英语教学最优化实验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形成校本教研专题

    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相结合是学校本教研的方式与特色。以课题研究带动全局发展,是我校确立的长远发展规划。因此,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坚持科研教研一起抓、教研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早在2002,我校申报了级课题“新课标下中学文学教育内容与形式研究”专家组评定给予结题。2007年,我校又积极申报并承担了《留守学生的自爱、自律、自强的引导及教育的研究》研究课题(见佐证材料18

    近年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学校人文、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儒学传统文化,将以儒学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基础大力开展我校的校本课程研究。在认真研究,精心准备的前提下,先后开发出《阳新实验中学校友风采录》、《知名校友成长录》、《阳新实验中学教师论文集》、百年校庆专辑《古乐新韵》等校本教程,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校本教程,进一步了解学校的过去历史,增强了爱国、爱校的责任意识,今后学校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机构,加强校本课程师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讨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立足课堂教学,促使日常教学研究稳步前进

    一是以改进常规环节为主,进行探索研究,本学期从课堂教学入手,对教案备写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采用互动式教案备写,要求教师在备写教案前,同课头教师必须要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学法等方面进行集体研讨,然后确定主备人执笔备案。备后辅备人注重修改完善,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经过一学期的探索与研究,我校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打算下学期在学校进行推广。二是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反思评课修改教案二次上课二次反思评课撰写经验总结的形式进行研究课的探讨。这种研课活动既提高了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又增强了教师间的凝聚力,使整个教研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奋进的集体。三是通过多层面的学习、探讨、作课、反思、交流等研究活动,教师们积淀了更为丰厚的理论知识,更大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以“学术委员会”为龙头,以教研组为中坚,大力开展重点课题的组织申报、实践调研工作,成立校刊编辑部,创办《古乐楼》、《教学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学习的交流平台。

、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我校开展校本教研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培养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锐意创新改革的教师队伍。特制订了我校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见佐证材料22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计算机基本技能,学历提升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培训活动内容为听评研讨课、录像课、教材通研、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标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培训方式:采取外出学习、请专家作报告、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学历培训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校本培训要加强层级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校本培训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培训的方向;二是继教执行层,主要职责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培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培训;负责培训效果测评;档案建设;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主要职责是: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

地址: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儒学路 邮编:435200 电话:0714-7323293 0714-7338294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鄂ICP备15019364号 版权所有 2012-2020 阳新县实验中学
技术支持:阳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