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视”赋能儒学路 以“导”引航教联体 -2024年秋阳新县实验中学教联体教学视导活
发布时间:2025-03-12 09:15:27 点击:
为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成长,并且通过全面、细致的诊断与指导,进一步推动实验中学教联体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0月22日上午,阳新县教科院柯于涛院长等一行人,带领北部联盟的成员校领导及相关学科教师,莅临我校进行新学期教学视导,并指导教学工作。师生采撷课堂之景,共赴教育深处。
此次视导活动覆盖数学、英语、化学、历史、生物等学科,主要分为两条线进行,通过随堂听课、评课议课、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交流等多种形式,专家组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视导。
A线:教学质量提升之旅
A线视导活动聚焦于课堂教学,专家们深入各个学科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评估。
具体安排
数学篇
实验中学张杰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给人耳目一新。贯彻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的这一课程理念,能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
潘桥中学李奇宏老师.语言优美,教态自然,讲解清楚,条理分明,效果很好;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英语篇
明娟老师语言简练,逻辑清晰,设置语境真实。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照引入主题,设置读前,读中,和读后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介绍家庭成员及感受家庭的爱,环环相扣。课堂环节紧凑但要注意教学中要适当的给学生留白,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达到育人的目标。
张展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复习导入主题。课前预测,读中,读后层层递进,通过deep thinking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爱的日常,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善于引导学生,个性化评价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板书精美,图文并茂。
化学篇
莫春秀老师的课堂引入流畅,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导入,将化学史与实验探究结合设计探究活动,做到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课件优美,语言简洁。同时充分展现了化学学习的宏微结合的特点,语言精练,充分将课堂交个学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周丽芳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实验视觉盛宴,其设计的教学用具新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经验老道,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利用磁吸模型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功底深厚,娓娓道来,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进行探索真理。
历史篇
实验中学的田丽君老师带来的第七课《百家争鸣》,田丽君老师利用四个任务导学,从前因到后面的影响,娓娓道来,内容明确。利用“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大臣,你会选择哪个学派的治国主张作为你的治国方法”这一探究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热烈讨论,发言精彩。最后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了情感升华。
富池中学朱敬甜老师讲授第七《百家争鸣》,课堂环节设计贴合目标,重难点突出,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课堂中关注学生回答,并且通过分组积分的奖励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在最后还将本课学习的学派思想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古鉴今,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生物篇
我校生物老师黄熠讲授的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首先她巧妙运用新教材的图片与实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对比分析,总结出三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结构特征,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描述出它们各自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落实了生物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联盟学校陶港中学的程煜涵老师的同课也令人印象深刻。整节课紧扣新教材,首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植物类群的特点,然后通过大量经典的情境题分小组展开研论,最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答案以及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落实了新课标的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要求,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后,教研员及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反馈。他们对教师们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数学教研员蔡拥慧主任评价:张杰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规划上,能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展开,不仅扎实地完成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着眼于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这是非常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李奇宏老师的课在教学方法上,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非常重要。总的来说,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出色,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对新课标的理解运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英语教研员骆主任对以上两堂课作了详细的点评并对新教材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两位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还要加强学习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立德树人。对此老师们要学习新课标,好好研读教师用书,做好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把过去的教学经验与新理念相结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化学教研员柯善学主任评价:莫老师的课堂分步适宜,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宏微结合,构建思维模式;周老师的课堂利用展模具有新颖性,体现了理论先行,实验验证,时间高效合理。两堂课都体现了问题导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新课标理念。针对两名老师的课堂提出几点意见:一是板书上是否可以充分体现本堂课的主线任务;二是是语言规范性不足;三是在教学设计上未能体现创设高效课堂的新课标要求,讲练环节未能完成。
生物教研员宋仕豪主任评价:两位老师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中,均能较好地利用新教材。一位引导学生分组观察探究归纳知识点,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另一位运用图片实例,通过情境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兴趣。但在落实新课标上,可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生视野。建议多设计真实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教研员徐主任首先肯定两位老师对于史料的运用,讲求论从史出、史料结合,并且在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堂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徐主任还针对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要重视新课标;其次是重视文本,重视历史课本,运用课本语言教学;然后要重视联系,将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知识的培养转到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学习中遇到的新材料和新情境。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与专家的交流,他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B线:教学常规管理提升之旅
B线视导活动聚焦于教学常规管理,领导们查阅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档案资料以及教师们的常规教学工作,与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对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表示,将以此次视导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检”行稳,规范教学常规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教学常规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教科院潘主任和赵老师对老师们的备课、作业批改、教研记录、学校管理工作、档案资料等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检查,检查工作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充分肯定老师们常规扎实的同时也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学和作业设计,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平时要增强教研实效性,促进质量提升。
以“查”引航,集中反馈提升
凭案析理,就事论道。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检查完毕后,在教科院潘彩芹主任的召集下,教联体相关成员校领导和我校领导在综合楼五楼小会议室进行集中反馈交流,会议由教科院的潘彩芹主任主持。
首先,由我校方成书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作欢迎致辞,并强调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接着由实验中学党委委员江月新汇报学校的相关工作,向大家解读了我校本学期在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上的计划与安排,主要就教师的考勤、教学常规、绩效考核、教师培训、教研教改、教联体建设这五个方面展开说明。
再是由汪炜老师和黄颡口的明祥猛老师对刚刚的查阅工作进行集中反馈。教科院汪老师主要就我校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研等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表扬了老师们的工作亮点,特别对语数英化等学科的备课提出了表扬,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作业批改缺少鼓励性评语,特别在教学研究与反思方面还有待加强。
黄颡口的明祥猛老师首先肯定了我校做得好的部分,比如档案资料的管理、材料归档规范细致、校史资料丰富、教联体建设资料齐全、培优方案实时跟进等,同时指出了学校在集备集研和辅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由教科院的柯于涛院长作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我校做的一系列工作,非常认同我校李永红校长提出的“只有坐得下来,才能做得了事”的观点,希望各个学校对所有孩子的成长都要负起责任,并随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期望:
(一)教育“三重”:重基础、重课堂、重规范
(二)注重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做好两条线(班主任、备课组)、致力三生建设(拔尖生、临界生、学困生)
要想教育走得更远,教联体各学校要齐心协力,共建共享。
此次视导活动是对实验中学教联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学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A、B两条线的视导活动,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常规管理等方面都有提升。学校将以此次视导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努力,追求卓越,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教研生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
此次视导活动覆盖数学、英语、化学、历史、生物等学科,主要分为两条线进行,通过随堂听课、评课议课、教学常规检查及反馈交流等多种形式,专家组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视导。
A线:教学质量提升之旅
A线视导活动聚焦于课堂教学,专家们深入各个学科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评估。
具体安排

数学篇

实验中学张杰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活泼,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给人耳目一新。贯彻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的这一课程理念,能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质。

潘桥中学李奇宏老师.语言优美,教态自然,讲解清楚,条理分明,效果很好;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板书工整有条理,分析透彻,提示恰到好处;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英语篇

明娟老师语言简练,逻辑清晰,设置语境真实。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照引入主题,设置读前,读中,和读后让学生理解掌握如何介绍家庭成员及感受家庭的爱,环环相扣。课堂环节紧凑但要注意教学中要适当的给学生留白,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达到育人的目标。

张展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复习导入主题。课前预测,读中,读后层层递进,通过deep thinking让学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爱的日常,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善于引导学生,个性化评价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板书精美,图文并茂。
化学篇

莫春秀老师的课堂引入流畅,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导入,将化学史与实验探究结合设计探究活动,做到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课件优美,语言简洁。同时充分展现了化学学习的宏微结合的特点,语言精练,充分将课堂交个学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周丽芳老师则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实验视觉盛宴,其设计的教学用具新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处理突发事件上经验老道,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利用磁吸模型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功底深厚,娓娓道来,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进行探索真理。
历史篇

实验中学的田丽君老师带来的第七课《百家争鸣》,田丽君老师利用四个任务导学,从前因到后面的影响,娓娓道来,内容明确。利用“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大臣,你会选择哪个学派的治国主张作为你的治国方法”这一探究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热烈讨论,发言精彩。最后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了情感升华。

富池中学朱敬甜老师讲授第七《百家争鸣》,课堂环节设计贴合目标,重难点突出,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课堂中关注学生回答,并且通过分组积分的奖励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在最后还将本课学习的学派思想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古鉴今,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
生物篇

我校生物老师黄熠讲授的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首先她巧妙运用新教材的图片与实例,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对比分析,总结出三种生物生活环境和结构特征,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描述出它们各自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思考,落实了生物新课标中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联盟学校陶港中学的程煜涵老师的同课也令人印象深刻。整节课紧扣新教材,首先利用丰富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植物类群的特点,然后通过大量经典的情境题分小组展开研论,最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答案以及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效落实了新课标的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要求,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后,教研员及听课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反馈。他们对教师们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数学教研员蔡拥慧主任评价:张杰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规划上,能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展开,不仅扎实地完成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着眼于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这是非常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李奇宏老师的课在教学方法上,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非常重要。总的来说,两位老师的课都非常出色,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及对新课标的理解运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英语教研员骆主任对以上两堂课作了详细的点评并对新教材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两位老师对新教材的教学还要加强学习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立德树人。对此老师们要学习新课标,好好研读教师用书,做好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把过去的教学经验与新理念相结合,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化学教研员柯善学主任评价:莫老师的课堂分步适宜,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宏微结合,构建思维模式;周老师的课堂利用展模具有新颖性,体现了理论先行,实验验证,时间高效合理。两堂课都体现了问题导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新课标理念。针对两名老师的课堂提出几点意见:一是板书上是否可以充分体现本堂课的主线任务;二是是语言规范性不足;三是在教学设计上未能体现创设高效课堂的新课标要求,讲练环节未能完成。
生物教研员宋仕豪主任评价:两位老师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教学中,均能较好地利用新教材。一位引导学生分组观察探究归纳知识点,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另一位运用图片实例,通过情境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激发兴趣。但在落实新课标上,可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生视野。建议多设计真实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教研员徐主任首先肯定两位老师对于史料的运用,讲求论从史出、史料结合,并且在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堂中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徐主任还针对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是要重视新课标;其次是重视文本,重视历史课本,运用课本语言教学;然后要重视联系,将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知识的培养转到能力的培养,从而适应学习中遇到的新材料和新情境。
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与专家的交流,他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B线:教学常规管理提升之旅
B线视导活动聚焦于教学常规管理,领导们查阅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档案资料以及教师们的常规教学工作,与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对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表示,将以此次视导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以“检”行稳,规范教学常规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教学常规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高质量完成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教科院潘主任和赵老师对老师们的备课、作业批改、教研记录、学校管理工作、档案资料等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检查,检查工作细致入微,面面俱到,充分肯定老师们常规扎实的同时也建议进一步优化教学和作业设计,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平时要增强教研实效性,促进质量提升。

以“查”引航,集中反馈提升

凭案析理,就事论道。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检查完毕后,在教科院潘彩芹主任的召集下,教联体相关成员校领导和我校领导在综合楼五楼小会议室进行集中反馈交流,会议由教科院的潘彩芹主任主持。
首先,由我校方成书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作欢迎致辞,并强调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接着由实验中学党委委员江月新汇报学校的相关工作,向大家解读了我校本学期在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上的计划与安排,主要就教师的考勤、教学常规、绩效考核、教师培训、教研教改、教联体建设这五个方面展开说明。
再是由汪炜老师和黄颡口的明祥猛老师对刚刚的查阅工作进行集中反馈。教科院汪老师主要就我校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研等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表扬了老师们的工作亮点,特别对语数英化等学科的备课提出了表扬,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作业批改缺少鼓励性评语,特别在教学研究与反思方面还有待加强。
黄颡口的明祥猛老师首先肯定了我校做得好的部分,比如档案资料的管理、材料归档规范细致、校史资料丰富、教联体建设资料齐全、培优方案实时跟进等,同时指出了学校在集备集研和辅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为学校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由教科院的柯于涛院长作总结讲话。他肯定了我校做的一系列工作,非常认同我校李永红校长提出的“只有坐得下来,才能做得了事”的观点,希望各个学校对所有孩子的成长都要负起责任,并随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期望:
(一)教育“三重”:重基础、重课堂、重规范
(二)注重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做好两条线(班主任、备课组)、致力三生建设(拔尖生、临界生、学困生)
要想教育走得更远,教联体各学校要齐心协力,共建共享。
此次视导活动是对实验中学教联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学校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通过A、B两条线的视导活动,学校在教学质量和常规管理等方面都有提升。学校将以此次视导活动为新的起点,不断努力,追求卓越,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教研生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
2024年10月22日
实中教科室
实中教科室